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信仰论文范文资料 与明清伏波神信仰地理新探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信仰范文 科目:毕业论文 2024-02-06

《明清伏波神信仰地理新探》:这是一篇与信仰论文范文相关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资料,为你的论文写作提供参考。

[摘 要]伏波信仰是国家祭祀和地方秩序构建互动中的代表.一方面,两伏波将军通过国家册封、地方官员倡建庙宇、士人歌颂其建功立业的英雄主题等形式,形成了神灵在 的正统性和私扬的主题;另一方面,原来建功于地方的伏波神灵不断显灵异,屡屡有为于地方,被地方官民所接受.国家神灵在地方上真正落地,形成了明清以北部湾乃至琼州海峡为中心的簪祀带,伏波神职多为庇佑江海航海安全职能;五岭山地、粤西一带的祭祀带,神职也多为水上交通和地方安定;湘沅流域祀伏波神,也多彰昭其有功于地方.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三大伏波信仰的中心和主题存在着一定的空间规律.伏波信仰的变化,渗透着国家祭祀的逐渐地方化,渗透着国家在地方秩序构建中,利用英雄等神灵信仰在地方的空间逐步展开和深化.

[关键词]伏波神;国家祭祀;地方秩序:互动

[作者]王元林,暨南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广州.510632

[中图分类号]B933;K90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54X(2010)02-0112-008

地方秩序建构过程中,前代有功于地方的官员被塑造成人物神,升格为英雄神灵,其和地方上一般的“乡贤祠”、“名宦祠”不同.国家为了维护地方的安定和边疆的稳固,通过后世的封赐神号、敕建庙宇、颁发匾额等形式逐渐确立其神灵在国家和地方上的正统地位.而这些英雄的人物神也不断显灵,庇佑一方的平安,成为当地的保护神.地方秩序建构和国家祭祀相互作用,完成了神灵的从国家到地方、从英雄到亲近民众的过程,其间国家政权的引导和教化作用不可低估.伏波将军原来仅是西汉至南朝陈时执掌水师的军队官职,历史上曾授予多人,却因西汉路博德、东汉马援皆为伏波将军,功勋卓著,死后被后世不断地放大,封号叠加,甚至伏波祠庙也间有两者同祀的情形.何以此两人独享岭南和湘西(仅马援)地区的香火?而马援曾经讨伐的五溪蛮地,后代却成为其信仰的中心地区之一?等诸多问题值得思考.有关伏波信仰的研究成果,多以广西籍学者为多.这其中有关国家祭祀和地方信仰的伏波神信仰研究少及,马伏波信仰形成三大祭祀地区也较少勾画,而国家祭祀和地方秩序构建中的关系也鲜论述.本文试在这些方面进行论述,还请各位专家正之.

一、汉两伏波将军祭祀的缘由

在岭南建立功勋的汉两伏波将军,一为西汉路博德,一为东汉马援.路博德,《史记》、《汉书》无传,仅在《汉书·霍去病传》附云:“路博德,西河平州人.以右北平太守从票骑将军,封邳离侯.票骑死后,博德以卫尉为伏波将军,伐破南越.益封.其后坐法失侯.为强 都尉.屯居延,卒.”元鼎五年(前112年),汉武帝“令粤人及江淮以南楼船十万师往讨”南越,路博德为五路进军首领,“出桂阳,下湟水”,其亲率这一路由今连江至北江南下,和楼船将军杨仆率领的由江西进入广东的另一路于北江汇合,“遣使招降者”,平定南越国,置儋耳、珠崖、南海、苍梧等岭南九郡,“伏波将军益封”.伏波将军路博德在国家统一岭南的战争及随后的置郡中功勋卓著,受到朝廷嘉奖.

而《后汉书》卷二十四有马援传.马援,字文渊,扶风茂陵人也.“年十二而孤,少有大志.”事兄如父.兄卒“援行服期年,不离墓所”.助光武帝刘秀灭隗嚣,授陇西太守,大破诸羌;经营武威,遣返客民,修城置吏,“起坞侯,开导水田,劝以耕牧,郡中乐业”,广开恩信,诸羌纷降,“陇右清净”.马援在凉州六年因功勋卓著而升拜虎贲中郎将.援“又善兵策”,多和光武帝合,击灭卷入维汜叛乱.而影响较大的便是征讨交趾征侧、征贰姐妹和五溪蛮的叛乱.光武十八年(42年),马援被授为伏波将军,率长沙、零陵、苍梧万余兵讨伐征氏姐妹叛乱.时叛军“寇略岭外六十余城,侧自立为王”,援从合浦,“遂缘海而进,随山刊道千余里,”在浪泊等地大败叛军,诛杀征氏姐妹.又灭余党都羊等五千人,“岭南悉平”,分置封溪、望海两县,“援所过辄为郡县治城郭,穿渠灌溉,以利其民”,修正越律,约束越人,“自后路越奉行马将军故事”.朝廷封马援为“新息侯”,食邑三千户.“赐援兵车一乘,朝见次列九卿”,回京后又北伐乌桓.光武二十四年(48年),五溪蛮打败汉军刘尚,马援请战,率四万人出征,沿沅江直逼壶头山(今湖南沅陵县东北清浪境),“会暑甚,士卒多疫死”,“水疾,船不得上”,马援染病而卒.监军梁松等诬告,又有谗言云援掠“南土珍怪”,上怒夺援侯并连坐诸族,由于亲属“上书诉冤,前后六上,辞甚哀切,然后得葬”.马援一生,文治武功,功勋卓著,“马革裹尸”,死后却受诽谤;悲剧英雄的结局成为后代流贬官员和士人讴歌的主题之一.

范哗《后汉书》所及马援形象高大,修身齐家,孝悌教子,“慷慨多大志”,和将士同甘苦;聚米为谷,料事如神;“伏波好功,爰自冀、陇.南静骆越,西屠烧种.徂年已流,壮情方勇.”成为后代士人和将士效仿的榜样.死后遭谗被“追收印绶”,但并不影响其高大形象.相反,时官员多为援鸣不平.云阳令朱勃,“建武中以伏波将军爵土不传,上书陈状,不顾罪戾,怀旌善之志,有烈士之风.”其奏文除述援功绩外,以“圣王之祀,臣有五义.若援,所谓以死勤事者也.愿下公卿平援功罪,宜绝宜续,以压海内之望.”汉明帝于南官云台列二十四功臣像,因马援女为明德皇后故,未画伏波将军马援像.至永平十七年(74年),马援夫人卒,“乃更修封树,起祠堂”.建初三年(78年),章帝命“持节追策,谥援曰‘忠成侯’”,虽此封和明德太后有关,但马援功绩盖世,理当封侯.“忠成”两字,说明其效忠国家,不计个人安危,战死疆场,是对其最好的褒奖,也是日后士人歌咏的主题之一.

东汉及其以后各代,浏览正史、政书等不难发现,权贵和士绅们引经据典,多以马援为楷模.无论从国家还是家庭,无论从政治还是从军事,无论从择人还是审事,无论从老骥伏枥还是从边疆建功等人们还多以马援功绩和事迹为效仿榜样.唐开元十九年(731年)敕:“宜拣取自古名将充十哲、七十二弟子”,以配祀太公庙.时太公庙(即武成王庙),“两京及天下诸州,各置太公庙一所,”春秋二、八月上戊日祭,“诸州宾贡武举人,准明经进士,行乡饮酒礼,每出师命将,辞讫,发日,便就庙引辞”.新息侯马援名列“七十二弟子”之一,虽后于贞元二年(786年)取消“名将配享”太公庙之仪,但马援军功仍被时人称颂.咸通八年(867年),维州(治今四川理县薛城)左武备兵曹参军崔遂撰《伏波庙碑》,惜碑文佚,无法考证.

唐乾符二年(875年),马援敕封为昭灵王.这次敕封的原因史书无载,从《太平寰宇记》“桂州·伏波庙”条来看,乾符二年以前桂州发生大事或即咸通九年(868年)徐泗一带戍守桂州(治今广西桂林)的士兵叛乱,他们共推粮料叛官庞勋为首领,史称“庞勋起义”.起义军沿湘江北上,又沿长江达浙西(治今江苏镇江),再北上淮南,沿途大量农民加入,起义军人数达十万以上,转战于淮河以北,于咸通十年(869年)九月,被唐军镇压.因这次起义,肇始于桂州,又为军人哗变所至,且一年多时间内,即被唐军镇压,这是否和军功著名的马援神灵庇佑有关?也或许正是神灵庇佑才使唐

信仰论文参考资料:

信仰的力量论文

结论:明清伏波神信仰地理新探为关于信仰方面的论文题目、论文提纲、马云解释信仰是什么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