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展望论文范文资料 与关于精准扶贫中第一书记评述其展望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展望范文 科目:毕业论文 2024-01-26

《关于精准扶贫中第一书记评述其展望》:关于免费展望论文范文在这里免费下载与阅读,为您的展望相关论文写作提供资料。

[摘 要]“第一书记”制度是脱贫攻坚过程中的一项强有力的制度安排.将学术界现有的关于“第一书记”的研究划分为制度分析、实践现状分析、作用分析三方面,就此进行文献综述,并针对现有研究的空白进行了研究展望,认为对“第一书记”的研究应该延伸到整个农村社会场域,重视其对基层治理结构的影响,还应对不同级别的“第一书记”进行比较研究.

[关键词]精准扶贫;第一书记;贫困

[中图分类号]C911 [文献标识码] A

1 第一书记选派的背景

自2014 年中办印发《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的通知》以及多部委联合出台《关于印发〈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实施方案〉的通知》以来, 对新时期扶贫工作从顶层设计、总体布局及工作机制等方面做了一系列的政策安排.和此同时,我国的农村贫困治理体系也随着国家减贫形势的变化不断演进,精准扶贫成为了当前我国农村扶贫工作新的战略方针. 总书记就精准扶贫工作提出了“四个切实”、“五个一批”、“六个精准”的指示要求,在驻村干部选派上特别强调“因村派人精准”.2015年4月,中组部、中农办、国务院扶贫办又联合印发了《关于做好选派机关优秀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工作的通知》,从全国层面部署推动了“第一书记”选派工作,这也意味着全国范围内的12.8万个贫困村全部派出“第一书记”.目前,各个行政村被派驻的各个层级的“第一书记”人数已有20万人左右.“第一书记”制度实施已两年有余,已成为脱贫攻坚过程中一项有力的制度安排,而研究“第一书记”的工作机制和扶贫治理逻辑对于贫困治理的研究具有很好的启示意义.

2 学术界对于“第一书记”研究的基本情况

理清学术界对于“第一书记”的研究将对进一步提高精准扶贫的效率、探索村级贫困治理的机制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当前学术界对于“第一书记”的研究还刚刚起步,从研究的视角来看,对“第一书记”的现有研究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第一书记”制度的分析;二是对“第一书记”的实践现状分析;三是分析“第一书记”在脱贫攻坚中所发挥的作用.笔者以下将对这三个层面不同学者的研究加以综述,以期对“第一书记”这项制度有更为深刻的认识.

2.1 制度层面的分析

在制度层面,吕忠(2017)从乡村政治碎片化、动员式治理及新形势下农村政治再整合这三个角度阐释了“第一书记”的下派制度逻辑,在此基础上对党和政府大规模向农村选派“第一书记”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他认为,一些落后的农村存在政治衰朽及治理组织主体的无效且无法由农村社会自发持续产生治理组织的现象,不仅使得乡村政治碎片化,还使得党和政府处于农村社会政治整合失败的风险中.此外,历史实践表明动员式治理的传统和我国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相匹配.而“第一书记”中的政治精英、文化精英和经济精英们不仅可以发挥自身的能力优势,还能将自己积累的社会优势资源及后盾单位的资源调配和补充到乡村社会,实现资源的再整合.

覃志敏、岑家峰(2017)通过建立贫困治理分析框架,认为不同的环节呈现的是不同的减贫逻辑,将干部驻村的精准扶贫治理分为直接贫困干预和间接贫困干预,将“扶持谁”“谁来扶”归为政府扶贫逻辑的间接干预范畴,将“怎么扶”归为社会扶贫逻辑的直接干预范畴,认为社会扶贫的减贫效果会呈现较大差异性,并运用该框架分析了桂南S村的扶贫实践,以此来说明干部驻村帮扶的减贫逻辑.

谢小芹(2017)提出“双轨治理”的分析框架来对“第一书记”扶贫制度进行分析,“双轨治理”即国家治理和基层治理.她运用此框架分析了其在广西圆村的田野调查实践,认为目前的扶贫在能提高扶贫绩效的同时也存在形式主义、权力之间博弈和不合作和削弱地方自治力以及瓦解村庄公共性等困境,并就此提出了完善“双轨治理”的建议,认为不仅要自上而下加强基层政权建设,还要提高农村的自治力,从而实现政府和社会之间的有限自主;要寻求互惠性的资源依赖以达到合作、平等及共赢;提倡国家和村庄的合作治理;提出重建村落共同体,使得村集体组织成为制度下村时的良好“接应”载体.除此之外,根据在广西圆村的调研实践,谢小芹(2017)还提出了“接点治理”的概念作为分析贫困研究的一种新框架,并从为何要实践“接点治理”、什么是“接点”、“接点治理”的影响以及如何完善和修正“接点治理”四个方面进行了解释.

2.2 作用层面分析

在第一书记所发挥的作用层面,蒋永甫、莫荣姝(2016)以广西崇左市“第一书记产业联盟”为例,分析了“第一书记”在农业产业化过程中的带动作用,他认为,下派干部能够刺激发展,并能发挥个人能力规划产业布局,“第一书记”在带领村两委组建合作社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第一书记”能夠发挥自身优势提供技术指导并能筹措资金,还可以通过牵线搭桥引进企业并拓宽产品的销路.这种由“第一书记”带领的农业产业化扶贫模式也存在一定困境,表现为或过分干预或形式主义、多头领导导致的低效率的困境.针对这些困境,提出了完善以“第一书记”为契机的政府主导的产业扶贫模式建议,认为要从实践中总结“第一书记”的岗位责任,以保证其驻村工作不形式化.为了使驻村干部更好地融入乡村场域,要为村庄提供基本的公共服务,增强“第一书记”权威和对其的信任度.

也有很多学者并没有聚焦于“第一书记”在某一方面的作用,而是将对其作用放在“乡村治理”的大背景下来论述.杨芳(2016)侧重分析了“第一书记”对村庄治理变革的作用,认为“第一书记”引发的村庄治理的变革主要表现为治理主体由内生型转为嵌入型,治理目标由维护转为重建,治理方式由权威转为参和,而要想真正重建乡村、实现乡村治理的真正变革,还需兼顾思想、制度和产业.林国华、范攀(2016)通过对临沂费县薛庄镇8个“第一书记”的调查研究,分析了省派“第一书记”在乡村治理中的作用,提出其有助于促进农民增收、增加集体收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提高村民政治信任以及促进乡村基础设施改善的作用.陈国申、唐京华(2015)试图通过对山东省S村“第一书记”工作实践的调查来分析“第一书记”对村民自治的带动作用,除了可以加强村庄的经济建设外还可以帮助化解两委矛盾和干群矛盾并规范村两委的自治活动,在促进村务公开方面也发挥了较大作用.

展望论文参考资料:

结论:关于精准扶贫中第一书记评述其展望为关于对写作展望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展望未来的正能量句子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有帮助。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