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岁月论文范文资料 与镜中岁月长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岁月范文 科目:毕业论文 2024-03-22

《镜中岁月长》:这篇岁月论文范文为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可用于相关写作参考。

老百姓能够触摸到的“青铜器”

在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上海博物馆、湖北省博物馆、陕西省博物馆等以及上海世*城市足迹馆里,我们常常会被文物*的大件头——青铜器所震到.是的,它们从遥远的、浩渺的、幽静的夏商周走来,一路上穿过数千年的时光与烟尘,稳如泰山地呈现在我们面前,虽然有些满身翠绿色的铜锈,但器物上面那些繁复无比、令人目眩的纹饰,无不体现着狞厉的、神秘的、超现实的美感,让身处IT时代的芸芸众生,即使在看惯了时尚风云之后,仍有点不知所措.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青铜器从它诞生那天起,就不可避免地承担起沉重的文化使命,表达国家意志,书写王侯荣耀,铭刻腥风血雨,暗示政权更迭,但无意中,却为中华民族留下一份沉甸甸的文化遗产.也因此,它一直被视作“国之重器”,“鼎之轻重,似可问焉”——“问鼎”一词至今还被媒体津津有味地引用,虽然有时会用错地方,甚至,在许多情况下,青铜器是博物馆级别的重要评估标志.

不过,我在这里要稍稍透露一点.其实,在博物馆里展出的青铜大器,有许多只是替身,也就是复制品.它的真身必须在展览一段时间之后回库房休眠几年,或者代表中国“巡视”天下,让老外近距离地感受一下咱大中国的雄伟壮阔与悠久绵长.由于修复师的高超技术,一般观众根本看不出替身与真身的区别,一如既往地对它们顶礼膜拜,手机左右狂拍,发出阵阵惊叹.每当此时,我一般就站在观众身后保持克制的微笑.我是这么想的:任何物象,其实都是一种幻影而已.只要我们对审美对象有足够的感知,哪怕在梦里看到,也会哭湿枕头的.

呵呵,这其实是我的阿Q精神罢.在今天的语境下,民间*家几乎没有机会*青铜重器,连亲手摸一下的机会也极少.在拍卖会上露面的青铜器,一般都来自海外,严进严出,来路清晰.按现行政策,国内拍卖行不能征集、经营这路“硬货”.

难道,一般小老百姓就没有机会接触真正的、积累数千年时光的青铜器了?

也不是,鼎、钟、簋、缶、壶、盘、敦、鬲、觚、觥、爵等重器在我们面前确实有些冷峻孤傲,但也有些“小器”或许就“快闪”我们身边,比如铜镜.

铜镜是古代的照面用具,一般呈圆形,正面磨砺光洁,背面有钮可以穿系,便于掌握.“磨砺光洁”,不就是磨镜吗?呵呵,大家一定想到了《聂隐娘》里的磨镜少年,“但能淬镜,余无他能”,他的武功不如美娇娘.不过能将一面脱模时其外形比较接近一张葱油饼的铜镜研磨到“鬓眉微毫可得而察”的最佳状态,可以最大限度地反映美人的面容,差不多也算一时之技了.在古代典籍或传奇小说中,对磨镜人的描写几乎为零,谢谢导演侯爷,他让我们感性地看到了一个据说从东瀛来到中土,像中了似地交上桃花运的“磨镜人”.

长期以来,在中国文物界,或许是宝贝太多太滥的缘故吧,铜镜在国家级的博物馆里一直是“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角儿,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出版的《中国青铜器》一书里,被列入杂器一项,与车马器、度量衡、货币以及建筑构件等搁在一起讲述,仅给了不足一千字的篇幅.

各位看官明白了吧,正因为专家眼睛长到额头上去了,民间*才有空子可钻.在古董市场上,可以让我们相对容易接触到的青铜器,就是铜镜和钱币了,它们存世量比较大,交易也是被默许的.要是一只锈迹斑斑的青铜大鼎贸然出现在市场上,那卖主简直就是找死了.

像我这种菜鸟级的*爱好者,在三十年前刚刚涉足此道,就看到宋代的铜镜,带柄的,菱花纹的,长满了铜锈,胡乱堆在箩筐里,淘宝者还不拿正眼看它.我嫌它脏,没要.我只用区区几十元钱在路边摊上挑一把钱币,其中有汉五铢、战国刀币以及唐、宋铜钱.当我将它们握在手心时,不由得仰天长叹:这哪里是器物,哪里是被历代文人讥笑过的阿堵物,分明是硬邦邦、叮当作响的历史啊!

时光流转到今天,在“大件头”钟鼎彝器*成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后,新生代*家便将目光对准这类小型铜器.毕竟,数千年的历史在精美的花纹和翡翠色的锈斑中凝结,而且,在资本的推动下,这些年来铜镜的一路飙升,没有喘息的念头,拍卖行情清晰地映照出中国*市场的狂热与繁荣.

杨贵妃会喜欢哪种图案的铜镜呢?

新中国建立后,沈从文停止小说创作,一头沉在古物堆里做起了学问.1955年,他在故宫博物院的稿笺上用一贯的平实语调写道:“我国开始用青铜铸造镜子,约在春秋战国时期.多数镜子的背面,都有精美的装饰图案等”他一路写着,稿子一张张叠起来,成就了《唐宋铜镜》一书.

据考古发现,目前发现最早的铜镜是青海贵南县尕马台遗址25号墓出土的一枚七角星纹镜,属于齐家文化晚期.这枚镜子的直径只有9厘米,表面平滑,背部有图案纹饰,且有钮可穿绳持拿,与后世的镜子形状相似.由此推断,中国的铜镜历史至少有四千年了.

但是,铜在铸冶初期是非常昂贵的材料,镜子不是维持生活所必需的,故铸造的数量非常少.战国以后,铁兵器出现并取代铜兵器,有多余的铜材可以用来铸镜,数量慢慢就多起来了.大的铜镜要放在木质的镜架上使用,在明清两代的仕女画中我们可以看到对镜梳妆的暧昧场景.小型的或超小型的镜子,可供*们随身携带,我在一*家那里看到一枚唐代的微型铜镜,造型为一片枫叶,直径不超过3厘米,设计思想和时尚精神在今天也毫不过时,令人叹为观止.

中国铜镜历史可分为起始期(齐家文化与商周),流行期(春秋战国),鼎盛期(汉代),中衰期(三国两晋南北朝),繁荣期(隋唐),衰落期(五代十国、宋、金、元)等几个阶段.从其流行程度、铸造技术、艺术风格和其成就等几个方面来看,战国、两汉、唐代是三个最重要的发展时期.

铜镜的纹饰要数战国、两汉、隋唐时期的精品最为极致.战国的山字纹、花叶纹,还有造型夸张、抽象的龙纹、凤纹等等各种主题纹饰凸显于地纹之中,尤显战国铜镜图案格外的层次分明.不过战国时代的铜还是稀缺资源,当时铸造的铜镜非常薄,镜面薄,边缘也薄,钮也小巧,当然背面的花纹也浅.我曾*了一面直径为15厘米的战国三山铜镜,但一不小心就压成数块,再看看断裂截面,最薄的地方居然一毫米都不到,不得不为当时的铸造技术惊叹.

岁月论文参考资料:

青春岁月杂志

岁月推理杂志

青春岁月杂志社

结论:镜中岁月长为关于本文可作为相关专业岁月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岁月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