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感想论文范文资料 与两点感想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感想范文 科目:毕业论文 2024-02-06

《两点感想》:这是一篇与感想论文范文相关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资料,为你的论文写作提供参考。

在大会和小组讨论会上聆听了各位来宾和代表的发言,我有两点感想.首先,大家都高度肯定程先生既是一位优秀的学者,也是一位优秀的教师.我认为这正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从孔子开始,优秀的学者和优秀的教师就是一身二任的.孔子既是伟大的思想家,也是伟大的教育家.一部《论语》,有多少警句格言是和教育有关的:有教无类,诲人不倦,循循善诱,不愤不启,等等.正因孔子造就了大贤七十,小贤三千,才形成了源远流长的儒家学派.孟子甚至认为“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是君子一乐,是比“王天下”还要重要的人生乐事.要问学者和教师两者的结合点在何处,我认为就在文化的传承性上.孔子是中国传统文化整体上的祖师,朱熹甚至说“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但孔子自己的志向却是继承前代文化.他声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他还认为“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如果说动植物的生命奥秘在于一代一代地复制基因,那么文化的生命就在于某些基本精神的代代相传.一种观念也好,一种习俗也好,一定要维系相当长的历史时段,才称得上是文化.那种人亡政息的观念或习俗是称不上文化的.所谓“一张白纸,好写最新最美的文字,好画最新最美的图画”,现在看来只是妄想症病人的一句空话.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觉得所谓“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说法是大而无当的,应该说教师是人类文化的传承者.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传道也好,授业也好,都是指文化的传承而言.业是重要的,它指知识和技能.道更加重要,它指观念和思想,指具有永恒价值的人类基本文化精神.程先生生前经常引用《庄子·养生主》中的话:“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闻一多在《庄子内篇校释》中说:“古无蜡烛,以薪裹动物脂肪而燃之,谓之曰烛,一曰薪.”程先生就是这样的一根红烛,其自身发出的光辉是其学术成就,但他更重要的贡献在于把文化的火种传递给下一代,使之生生不息.正因着眼于文化传承的大局,程先生培养学生时绝无门户之见.他深知学术乃天下之公器.他经常教导我们要重视兄弟院校的学术传统,要多向兄弟院校的老师们请教.所谓“程门弟子”,决不是一个自设籓篱的学术群体.今天到会的佳宾有来自北大、复旦、华东师大、山东大学、厦门大学、南京师大等多所兄弟院校,就是明证.刚才葛晓音、林继中等先生都说到他们曾向程先生请益的经历,其实我们这些程门弟子又何尝没有从葛晓音、林继中他们的导师那里得到教益?我本人的博士论文就曾送交北大的林庚先生,山大的萧涤非先生,以及复旦的朱东润先生,华师大的徐中玉先生,南师大的唐圭璋、孙望先生审阅过,从那些前辈的评语中获益匪浅.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今天纪念程先生,也是在纪念曾和程先生为道义之交、文字之交的所有老师,是当代学人对前辈学者的一次集体性的深切缅怀.

我的第二点感想是,不少来宾和代表说到了程先生生前的嘉言懿行,我忽然联想到初唐大臣魏徵在《述怀》诗中的几句诗:“岂不惮艰险,深怀国士恩.”还有:“人生感意气,功名谁复论?”我觉得程先生也是这样,他是一个很有性格的人,他爱憎分明,疾恶如仇,他的许多行为并不包含荣辱得失的考量,而是出于人生的意气.还记得在1992年,在中文系为他庆祝八十寿辰的大会上,程先生引用《世说新语》中所记晋人习凿齿对桓温所说的话,当众对匡亚明校长表示感谢:“不遇明公,荆州老从事耳!”后来在匡校长病危之际,程先生前去探望,也对匡师母说过:“是匡老给了我二十年的学术生命,我终生感谢他老人家.”程先生来到南大后以超乎寻常的努力从事研究和教学,当然有弥补自己被耽误的十八年光阴的动机在内,但对于匡校长的知遇之恩的报答,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古语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知恩图报本是中华文化的基本道德取向,程先生对此是身体力行的.程先生是重感情的人,他对于黄季刚等恩师始终念念不忘.2000年6月2日,也就是在程先生去世的前一天,他在昏迷之中突然对我说:“我对不起老师,我对不起黄先生!”当时程先生本人的全集即将出版,由程先生整理的黄季刚日记也即将出版,程先生在弥留之际最放心不下的不是他本人的文集,而是恩师的著作,这是其平生风范的一个典型事例.程先生一生中最多的心血都倾注在学生身上,他在遗嘱中说:“千帆晚年讲学南大,甚慰平生.虽略有著述,微不足道.但所精心培养学生数人,极为优秀.”程先生曾让我以证人的身份在这份遗嘱上签名,我当时看了这几句话,大为震撼:程先生是公认的优秀学者,但他竟然把培养学生看得比自己的学术研究更加重要!正因为程先生古道热肠,诚恳待人,所以他不但桃李满天下,而且相交遍天下.今天的大会有这多么佳宾不远千里惠然肯来,有这多么弟子不远千里奔赴会场,就是“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句古语的生动证明.刚才程丽则师姐深情地回忆了她的父亲,其实所有的程门弟子也都有同样的感情.因为程先生一向把我们看作亲生的儿女,我们当然也会把他视为终生难忘的慈父.当年程先生在武汉大学被打成 以后,许多人对他直呼其名,但是今天在座的吴志达,以及不在场的周勃等老学长仍然以先生相称,程先生生前曾多次跟我说过此事.他还说:“作为一个学者,做学问当然是要紧的,但更重要的是做人.”各位来宾,各位朋友,程先生一生中身体力行的这种依存于忠恕之道的做人准则,这种植根于传统文化的人格风范,如今已经逐渐远去.也许一走出我们这个文学院大楼,它就会受到轻视.也许一走出南大校园,它就会受到奚落.但是在我们这个人群中,它无疑是最珍贵的价值取向.在我们看来,是它使人生具有意义,是它使世界值得留恋.谁让我们选择了古代文史为专业呢?谁让我们选择了孔、孟、老、庄、李、杜、苏、辛为研究对象呢?换句话说,如果我们不珍惜这个传统,还有谁来珍惜它?如果我们不呵护这个传统,还有谁来呵护它?使我感到万分欣慰的是,今天有这么多佳宾和程门弟子在这里济济一堂,隆重纪念程先生,深情怀念程先生;还有这么多正在南大文学院学习的已经成为或即将成为程门第三代、第四代弟子的年轻学子来聆听前辈的教诲,这说明我们所珍视的传统不会消失,它必将伴随着整个传统文化永远传承下去,正像庄子所说,薪尽火传.从这个意义上说,虽然我们的会议日程马上就要结束了,以“百年千帆”为名的此次纪念活动也快走向尾声了,但纪念活动的结束意味着我们继承传统的一个新起点.因为传统文化本是生生不息的,中华传统文化的长江大河必将在华夏大地上永远奔流.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文学院)

稿 约

《古典文学知识》创刊20多年来,得到了广大读者的爱护和支持,我们在此除了表示由衷感谢之外,更热忱希望大家加入到我们的行列中来,踊跃为本刊撰稿.稿件要求:① 内容涉及古典文学领域,符合本刊各栏目的要求;② 语言通顺流畅,角度新颖,深入浅出,雅俗共赏,图文并茂;③ 来稿篇幅控制在5000字以内;④ 文章注释,一律随文简注,不要在文外注释;⑤ 来稿请附个人简介及联络方法.

编辑部邮箱:gdwxzs@21cn.com

另,凡向本刊投稿者,如无特别说明,即视为同意本刊拥有对该稿刊发后的网络版和光盘版的使用权.稿件一经刊用,稿酬一并支付.特此声明.

学古知津,百读常新,让我们共同努力,把《古典文学知识》办得更好!

《古典文学知识》编辑部

感想论文参考资料:

结论:两点感想为关于对不知道怎么写感想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感想怎么写50字左右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