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角色重构论文范文资料 与地方政府在大学城中的角色重构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角色重构范文 科目:毕业论文 2024-03-29

《地方政府在大学城中的角色重构》:关于免费角色重构论文范文在这里免费下载与阅读,为您的角色重构相关论文写作提供资料。

[摘 要]我国大学城规划建设被地方政府赋予了极高的价值预设,并给予了很大支持.在大学城发展过程中,地方政府应转变理念,明确职责范围,避免管理的越位、缺位和错位,强化其服务协调、方向引导、资金扶持和公共事务管理等职能.

[关键词]地方政府 大学城建设 职能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6)04-0007-05

我国大学城始建于本世纪初.在大学城形态建设期间,地方政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当形态建设完成以后,地方政府应转变理念,明确职责范围,积极主动地服务于大学城的发展.

一、国内外大学城发展现状

(一)国外大学城运行的几种模式

国外大学城的形成主要有两种模式:(1)自然发展型.一所或几所大学随着自身的发展,规模越来越大,以大学校园为核心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城镇,大学成为城市的主体和灵魂,大学即城市、城市即大学.这是国外大学城形成的主要模式,以英国的牛津、剑桥,美国的耶鲁、哈佛大学城为典型代表.(2)规划建设型.政府是大学城建设的重要力量,政府、高校和企业等主体多方参与,相互合作、统一规划、共同构建.日本的筑波大学城则是这种模式的典型代表.大学城不同的形成模式决定了其运行模式的不同.与“自然发展型”和“规划建设型”两种典型的建设模式相对应,国外大学城的运行呈现为“社区式”和“联合体式”两种典型模式[1].

1社区式运行模式的特点.自然发展型大学城在其长期发展过程中,运行体系随着城镇的自然形成、历史积淀而得到不断完善,整个城市围绕大学有序运转;大学与其所在社区(城镇)融为一体,没有明显的界限划分,大学、科研单位、企业与社区共生共融、互动发展;大学城没有专门的、特定的管理机构、管理人员和管理制度,日常的教学、科研之外的管理都是在社区层面上完成的,整个城市围绕着学校严格而有计划地组织着其社会生活.

2联合体式运行模式的特点.规划建设型大学城在短期内迅速集聚,其运行体系并不能随着物理形态大学城的迅速建立而建立,其组织架构、管理体制、机制需要不断厘清、完善.政府或者投资建设大学城、或者是大学城建设的重要力量,企业、大学(科研机构)积极参与建设;大学城建成后,三方共同参与大学城运行事务,形成统一发展的“联合体”.政府主要考虑社会发展需求和公共利益,企业主要追求利润和效益,大学和科研机构则主要考虑人才培养和科技研究与开发,三方互动、互补、互惠.

我国各地的大学城是本世纪初开始规划建设的,属于规划建设型大学城.因此,国外大学城的联合体式运行模式对我国大学城的运行具有借鉴意义.

(二)我国大学城发展现状

在我国大学城规划建设过程中,地方政府基本上都统筹建设规模,负责总体规划、政策支持、整体协调、土地供应和基础设施建设,一些地方政府还是大学城的投资主体;大学负责校园内教学、科研和后勤设施建设;也有企业和其他社会组织参与高校后勤服务体系建设、高科技产业选址与开发等.

我国大学城在规划建设期间,被赋予了很多美好的价值期望:内外开放、资源共享、相互合作、集约发展.然而,大学城这些内在的价值预期,并不会随着外在物化大学城的迅速建成而快速自然实现.从总体上看,我国大学城发展历史较短,大学城内外开放、资源共享、相互合作的协调系统和协作机制尚不健全;各独立法人单位之间条块分割,相互合作少、资源共享度低,协同育人、协同创新的协同环境尚未完全形成.尤其是地方政府在大学城运行、发展中的定位不准、角色不清、职责不明.

二、地方政府在大学城发展中的角色困惑

(一)推动建设有位与服务发展缺位

如前文所述,在大学城规划建设前期,地方政府给予大学城美好的价值预设;在大学城物理形态建设过程中,地方政府也表现出了极高的热情,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然而,一些地方政府推动大学城建设的内生动力还是经济、社会效益等方面的原因,关注得更多的是随着巨量建设资金的投入、巨量高素质人口和优质教育科研资源的集聚,大学城对当地GDP增长、第三产业的直接拉动和对城市化、城市现代化、人口结构改善、高素质劳动者供应的促进作用,而不是高等教育本身,不是教育发展模式的创新和产学研的融合.当大学城内高校逐步集中,教学楼、实验室、文化中心、生活区等基本建设初步完成,作为“城”的物化形态基本形成后,一些地方政府对大学城的运行、发展普遍重视不够、支持不足,配套政策缺失、综合协调乏力、服务发展缺位.

在笔者调查的62个大学城中,地方政府设立了专门运行服务部门(或者将大学城运行服务纳入政府部门职责)的有37个,占60%.其中,有20个大学城所在地方政府忽视了大学城内高校、科研机构、配套服务企业以及广大师生、科研人员这一服务对象的特点,稀释了对大学城提供有针对性的或有特色公共服务的职能,其职能和服务方式与一般的开放区管委会或者街道办事处没有实质性的区别,主要职能是招商引资、科技产业发展,土地征用、拆迁安置、土地开发以及执法、信访等.

(二)职责范围的模糊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十四条规定:“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主管全国高等教育工作,管理由国务院确定的主要为全国培养人才的高等学校.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在国务院规定的职责范围内,负责有关的高等教育工作.”第十三条规定:“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人民政府统筹协调本行政区域内的高等教育事业,管理主要为地方培养人才和国务院授权管理的高校.” 这表明我国高等教育实行国务院和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两级办学”的管理体制,市、县级政府没有管理高等教育的职能;地方政府中,省级人民政府有权利、也有义务对本地区的高等院校进行政策引导、统筹规划、组织协调和检查评价.因此,地方政府(尤其是市、县级地方政府)在大学城运行、发展中的定位,不仅是一个实践问题,也是一个理论问题.

角色重构论文参考资料:

结论:地方政府在大学城中的角色重构为关于对写作角色重构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角色重构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有帮助。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