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物理教学论文范文资料 与物理教学如何适应学生个性需要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物理教学范文 科目:毕业论文 2024-01-23

《物理教学如何适应学生个性需要》:该文是关于物理教学论文范文,为你的论文写作提供相关论文资料参考。

1问题的提出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了“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相统一”的教育改革发展方略.要求教师应坚持把“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相统一作为教育的最高价值追求.高中物理课程,一方面为学生系统地打好必要的物理基础;另一方面使学生初步学习了科学思想方法和研究问题的方法,对学生开阔思路、激发探索和创新精神、增强适应能力以及提高素质水平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由于智力状况、知识基础、兴趣爱好、追求向往等诸多原因,不同的学生在物理学习过程中会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热情,也会遇到不同的困难.比如,有的学生不能将各种物理过程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物理图景;有的学生不能将静止的状态和动态的过程很好的区分开来;还有的学生总难以将貌似不同而实质相同的物理图景抽象为同一种物理模型等等.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面向全体学生解决他们所面临的共性问题,又要及时了解、分析、解决学生面临的各种个性化问题.而传统的物理教学中老师们常忽视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的差异,通常将学生按统一标准进行培养,导致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得不到个性尊重,不能充分发挥主动性,无法尽情张扬其个性特征.这种缺乏人文性的教学方式,自然无法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因此,我们做“基于学生个性发展的教学适应性研究”的课题有非常深远的现实意义.

2适应学生个性发展需要的物理教学实践

探索如何让物理教学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对提高教学质量,满足人才需求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下笔者从三个“走向”,谈谈适应学生个性发展需要的物理教学实践.

2.1由统一式课堂走向分层互动式课堂——学生个性发展的主阵地

一直以来,物理教学几乎都是采用统一教材、统一课时、统一教参,这种统一的教学模式,往往无法兼顾到每个学生,从而导致在教学的过程中出现了“吃不饱”和“消化不了”的两极现象.目前实施的物理课程标准,将知识模块划分为必修和选修两部分,其目的就是为了使物理教学能够针对学生的不同个性制定不同层次的知识和能力的要求.即使同样是必修(或选修)课程,学生在掌握知识的程度上也存在很大差异.只有在课堂教学中,保持正常的师生双向互动,教师才能及时了解不同学生在不同的知识和能力层次上达到的实际水平,并在此基础上,对要讲授的内容分层次制定适合学生个性的教学目标.例如在讲授教科版高中物理3-2第一章《自感》一节时,可将其按知识能力的要求划分为4个层次:(1)了解自感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影响自感电动势大小的因素;(2)能利用楞次定律的“阻碍”思想解释自感电动势对不同电路的影响;(3)能定性画出电键通和断的瞬间,电感线圈中电流随时间的变化图象;(4)能利用自感现象的相关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典型应用,如日光灯等.对第一个层次,要求全体学生都能熟练掌握;对第二个层次要求绝大多数学生能逐步掌握,但不要求他们本堂课能够一步到位;对第三个层次要求基础较好的学生能够慢慢摸索,掌握图象规律,明确告诉学生,不能完成也不会影响后面的学习.对第四个层次只作为课后思考,欢迎有兴趣的学生相互讨论,多向老师提问.对课外作业同样分几个层次:对第一个层次的作业要求全体学生必须完成;对第二个层次的作业要求学生尽量完成,少数不会的问题可以留到以后补上;对于第三、第四个层次的作业,不作硬性规定,只提供给学生,由他们自行决定是否完成.到底是哪些学生需要达到第一、二层次的目标,哪些学生需要达到第三、四层次的目标,则应在教学过程中关注不同学生的表现,根据各自的特点,提出切合实际的要求.

这种分层互动式教学方式,让学生能够从自身的学习能力类型出发,从不同的学习任务和学习方法的要求出发,而有计划地、主动灵活地、扬长避短地学习,从而发挥最大的学习效能,以及最大限度的使得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最好的发展,充分的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满足了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2.2由知识本位走向学生本位——学生个性发展的落脚点

当前物理教学仍以传统的“知识本位”观念为主,其核心是把系统掌握客观的、现成的、标准化的知识技能体系作为教学最重要、甚至唯一的目标.传授知识技能从教学的手段性目标变成了功能性目标,教师成了复制、灌输知识的“机器”,学生成为接受知识的“容器”,失去了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机会,长期处在一种不平等的服从关系下学习.这种教学既忽视了学生的个性成长需求,又压制了学生主动探究知识的能力.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所以在物理教学中,我们要抓住学生这种心理,创造更多机会,为学生提供独立研究的场所,让学生自主获取知识而不是提供现成的知识,要给学生展示个性的机会和舞台.在《曲线运动》的教学中,我们都知道,本节内容的重难点是物体做曲线运动时的运动方向和做曲线运动的条件.但很多老师在讲解本节内容时都是直接将结论告知学生,进而直接应用结论解题.这种“填鸭式”教学,只注重知识本身,不重视概念形成过程以及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是不利于培养学生善于发现、勇于创新的个性品质的.笔者认为,在讲解方向时,可以设计这样的实验:让学生用绳子系着橡皮做圆周运动,然后让他们在适当的时候松手,尝试击中站在讲台前面的老师.大家必定会争先恐后,跃跃一试.等多次尝试后,再请部分学生谈谈实验体会,说说自己是选择的什么时机释放橡皮的,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研究条件时,可以提供相应器材,如铁球、磁铁、斜槽等,让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出一个让铁球做曲线运动的方案.最后再请设计成功的学生谈谈实验思路和体会.

这种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实验,并从中体验物理过程、发现物理规律的教学策略,以“学生本位”为教学目标,立足学生实际需要,更重视对学生素质的培养,让学习成为学生自己内部的活动,有利于促进其个性健康成长.

2.3 由静态预设走向动态生成——学生个性发展的生长点

课堂是开放的,教学是生成的,教学过程是“静态预设”在课堂中“动态实施”的过程.随着新课程的深入推进,以人为本、尊重个性发展的理念正颠覆旧的课堂模式,越来越丰富复杂的课堂生成现象,使课堂充满生命的灵性和智慧的挑战,教师面对课堂中生成性的教学资源,要及时捕捉和利用,让它成为教育教学的契机,而不是夜空一颗美丽的流星.例如在学习《练习使用多用电表》一课时,有同学发现标有“220 V 100 W”的灯泡的电阻,用公式算出的结果是484 Ω,但用多用电表的欧姆档实际测量发现其测量值远小于484 Ω,因而对欧姆表的精度表示怀疑.教师发现这一问题后,首先是对该同学的探索精神和敢于质疑的勇气大加赞扬,然后组织学生讨论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虽然讨论后发现这是因为导体的电阻跟温度有关,但仍有一部分同学认为可能是欧姆表测量误差大造成的,为此教师再引导学生用相对较精确的伏安法测量该灯泡的电阻,发现测量值仍远小于484 Ω,说明阻值小确实不是由欧姆表测量误差大造成的,从而得出正确结论.

因学生的一个发现而放弃了原先预设的教案,从而创造生成出一节更为成功的课,学生在这种动态生成的课堂中学习需求得到满足,科学素养得以提升.由此可见,学生创造性的生成是实现“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课堂最强有力的支撑点.

3一点体会

“尊重学生个性”这一理念既是课程改革的出发点,也是它的最终归宿.当今社会需要不同类型的人才,学生也有不同的个性特长.教师教学过程中要切实转变教育思想,正视学生的个性发展,主动分析学生的个体特性、心理需要,实施个性化物理教学,使每个学生在学习中都能独立自主地去探索,积极主动地去交流,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其开放性思维习惯,让每个学生的个性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适应时 展和科技进步的需求.

【本文为江苏省“十二五”规划课题《基于学生个性发展需要的教学适应性研究》阶段性成果之一.】

物理教学论文参考资料:

物理教学论文

物理教学杂志

绘本教学论文

中华物理医学和康复杂志

大学物理论文2000字

教育教学论坛期刊

结论:物理教学如何适应学生个性需要为适合物理教学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相关本科毕业论文,相关wljx.ecnu.edu物理教学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