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浪费经济学论文范文资料 与供给侧改革和浪费经济学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浪费经济学范文 科目:发表论文 2024-04-01

《供给侧改革和浪费经济学》:本论文可用于浪费经济学论文范文参考下载,浪费经济学相关论文写作参考研究。

什么是浪费?在老一代看来,离生存目标越远就越是浪费.但是,随着科学的进步,每个人都希望有更多闲暇,住更大的房子,开更好的车子,甚至拥有很多“不实用”的产品和服务,这些是“浪费”吗?

什么是浪费?这个问题困扰老张10年了.最近,“供给侧改革”的提法如日中天,成为2016年宏观政策的关键词.而“供给”与消费密切相关,消费与“浪费”更是牢不可分.笔者决定不再苦思冥想,把多年来关于浪费问题的思考拿出来,以就正于方家.

1 4种关于浪费的理解

1.1 浪费是人类生存斗争的产物

自洪荒到近代,人类一直在为温饱而斗争.在物质匮乏的时代,一粒粮食,一个物品,都具有生存的意义.作为中国人,告别“饥饿”的记忆仅有30多年.就世界而言,目前还有亿万人口没解决温饱问题.从生存的层次看,所谓浪费,就是本可让更多人生存的物质资料被扔掉了.

1.2 浪费的对象是人类劳动的产品

很显然,我们讨论浪费时,浪费的对象是产品,是人类加工的产品.这种产品消耗了人类的劳动,对人类的生存具有意义,它是稀缺的.这也是经济学的核心和目的.

经济学告诉我们:“物质是有限的,人类的是无限的,经济学的目的就是用有限的资源,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的.”但是,并非所有对人类生存有价值的东西都是产品,因此不存在浪费的问题.比如,阳光、空气和水,对人类和万物而言,意义重大,但是,因为它不是人类劳动的产品,因此,没有“浪费阳光”的说法.在现代化大生产化学工业发达前,水从来没有被加工,因此,那时也没有“浪费水”的概念.

1.3 浪费是福利经济学的概念

浪费,意味着本来有使用价值的东西,没有发挥其效用.如果你不浪费,别人可以生活得更好.从这个角度看,浪费属于“福利经济学”的范畴,存在“帕累托改进”的可能.

也就是说,人类通过某种改变,在不损害其他人效用的情况下,另一部分人的效用会提高.比如,中国的改革开放,就从整体上提高了中国人的幸福感,虽然有些既得利益者不能继续获得期望的利益,但其整体状况并未变得比以前更坏,但是,大多数普通人的福利却增加了.

1.4 浪费是一种道德规范

最后,我们讨论“浪费”时,是在讨论某种道德规范.当我们谈及“浪费”时,一般是在批评一个人、一件事、一个群体,是从社会学的角度去判断“对和错”,是把一个行为放在道德规范中去做价值判断.随着社会的发展,道德规范的内涵也在发展变化.因此,浪费的内涵也是发展变化的.

2 讨论浪费问题的3个层次

2.1 个人和家庭层面

这是核心的浪费概念.笔者在农村长大,小时候经常吃不饱,更谈不上吃好吃的了.30多年前,对于农村普通家庭而言,浪费粮食,可能饿死人,这是老年人的告诫,也是笔者这代人的亲身体验.

随着改革的深入,人们的生活日渐改善,现在温饱已不成问题.现在的“80后”“90后”听到饿死人,就像听到银河外星系的事.其实,殷鉴不远,饥饿的记忆刚刚离开我们30多年.就家庭层面看,节俭会让我们拥有更多的财富,提高个人和家庭的社会地位.这是反对浪费的重要理由.

2.2 社会层面

从社会的角度,“浪费”更多属于道德范畴.从社会整体看,人和人的差距很大,富人的财富可能是穷人的数万倍、数亿倍;与此同时,必须承认,人和人的能力差距也很大.

从经济学角度,我们很难要求富人捐款给穷人.但是,如果富人奢侈,社会就会有合理的理由提出批评.更何况,社会上总有一些人,很难用经济学的“理性人”假设去讨论.人类中总有一些高尚的人、一些圣人,他们倾向于总结或提倡一些道德规范,从人类公平的角度,约束那些存在“帕累托改进”的行为.

2.3 人类层面

由于可与的物品或服务总是有限的,人类如果毫无节制地消费,森林会消失、化石能源会用完、矿物质会枯竭、生物会灭绝.人类为在这个星球上长期生存,就必须约束自己,而不能大肆挥霍.

以上是笔者在读旧制度经济学的祖师——凡伯伦的《有闲阶级论》前的思考.而当笔者接触凡伯伦提出的“浪费性消费”后,就逐渐放开思想的约束,从道德层面、福利经济学层面转向传统经济学,把浪费放在供给和需求、需求和消费中去讨论,形成了新的思考.

3“浪费性消费”与生活的意义

3.1 浪费概念是不断演变的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产品和服务日渐丰裕,人类的生产能力大幅提升.虽然在世界上还存在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情况,但在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例如中国),温饱已经不是问题.通过整个社会的财富转移机制,诸如税收、财政和社会保障体系,很多弱势群体也可以维持最低生活水平,不会再担心温饱问题.中国就是典型案例,30多年时间,10几亿人口已解决了温饱,并正转向全面小康.

随着经济的进步,人们追求的价值目标也在不断演变,“浪费”正在成为社会生活的主旋律.从某种意义上说,“浪费”甚至成了人生的目标.温饱问题解决了,个人就一定想让生活舒适一些.如此一来,“浪费的经济学”就开始了.当然,目前的“浪费”依然是在道德规范的约束之下.

3.2 “浪费”与生活质量改善

先来看看时间的浪费.笔者小时候,印象中,父母起得比我们早,睡得比我们晚,几乎很少见他们睡觉,而且每天都是这样.他们几乎整天都在劳动,尽最大可能不让孩子们饿死.但是,现在我们正在尝试把人生中最重要的财产——时间,从工作中转移出来,尽最大的可能减少工作的时间,增加浪费性时间——闲暇.在闲暇中,做一些没有收入但会让我们快乐的事情.

再看生活消费品的“浪费”.“居有定所”是一个人吃饱后最重要的事情,自古就有“广厦千间,卧榻五尺”的说法.尽管我们睡觉的床就那么大,几平方米就足够,但住房面积却逐渐增加,从十几平方米向50平方米、100平方米,甚至向住独栋别墅发展.为什么?因为想要提升舒适感.显然,这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浪费,而是生活质量提升的象征,应列入合理的消费范畴.

另一个著名的案例就是女人的服饰.菲律宾原总统马科斯夫人拥有上千双鞋,这被视为典型的浪费和奢侈.但是,中国现在的女士们,一个人可能会买几十双鞋、几十个包,衣服挂满壁橱.在女人的衣柜中,有的衣服或鞋子甚至从来没有穿过.这些行为也未被列入强烈谴责的范畴,而被认为是正常的,无可厚非.

3.3 浪费性消费

典型的浪费性消费是“*”.*本身是一个没有什么用处的东西,但却成了“身份的象征”“奢华的象征”,而且价格很贵,只能用“克拉”来衡量.这些*,价值动辄几万元、几十万元,上千万元的也不少见.日常生活中,看电影、旅游、逛公园、听音乐会等,这些活动离生存目标也越来越远,但显然已经被人们接受,并不认为是“浪费”了.

显然,从需求端看,浪费性消费成了人类生活的主旋律.除了明显的有悖道德理念的行为,大部分的“浪费”行为都被视为正常.当然,从另一个方面看,科学技术进步、生产力的发展,其目的并非是生产更多的产品,而是让人们生活得更舒适.

每个人都想把更多的时间用于闲暇、拥有更大的房子、更多的衣服、更多的鞋子、更豪华的车子、更丰盛的宴席、更昂贵的化妆品,等等,但很难说这是在追求浪费.事实上,这意味着幸福生活,甚至是人生的意义.

收稿日期 :2016-01-05

浪费经济学论文参考资料:

西方经济学论文

经济学杂志排名

经济学五大期刊

经济学论文题目大全

产业经济学论文

新制度经济学论文

结论:供给侧改革和浪费经济学为关于浪费经济学方面的的相关大学硕士和相关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浪费粮食 经济学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