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中国当代文学论文范文资料 与中国当代文学在法国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中国当代文学范文 科目:发表论文 2024-01-27

《中国当代文学在法国》:这篇中国当代文学论文范文为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可用于相关写作参考。

主持人季进:海外汉学,包括海夕卜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现在已成为国内学界绝对的热点话题.相关的论著或项目层出不穷,似乎呼应了“中国文学走出去”、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国家战略.但是,不无遗憾的是,不少所谓海外汉学研究论文.仅仅满足于对海夕卜学界的研究情况作些梳理介绍,或借助于翻译理论对某些当代文学译本进行简单的对比.很少看到能从中国学者的立场出发,对海夕卜汉学研究展开反思和批判的力作.只有进入到更深层次的对话和交流,才有可能构建中国文学研究的“学术的共同体”.从这个角度来看.余夏云的论文《在革命传统中理解美学》正是我们所期待的充满反思、对话和思辨的佳作.文学和革命的关系是20世纪中国常思不辍的议题.清末以来,梁启超、王国维、黄人诸位的美学思辨.每每伴随着对革命的记忆和定义.也许有人以为,美学和革命是水火不容的二元.恰恰相反,它们相激相成.开启了一种对话格局,形成了一套论述话语,启发并影响了日后乡村和城市、民族和世界等诸多关系的理解.马克思主义美学作为20世纪中国最重要的论述资源.其实践性和美学性的并行不悖.更是有力地回应了这一点.更为重要的是,它也预示了后学语境下,想要彻底遗弃革命而谈论美学.就无异于舍弃历史.将现代性变成一个空洞的能指.甚至恋物癖.余夏云的论文着眼于海夕卜学界的相关研究,试图将革命和美学的关系还原到具体的历史进程之中.梳理贯穿整个20世纪的美学意识和观念,是如何在一种对话格局中发展出多样性和中国性,并对西方中心主义式的理解有所回应.论文并没有盲目推崇海外学界的研究,而是既有肯定又有批判,并力争有所推进,这样的海外汉学研究才能够真正推动海内外学界的互证、互识、互补.当然.论文牵涉议题过多,部分内容述而未论,为进一步的讨论预留了空间.

本期发表的另一篇《中国当代文学在法国——何碧玉、安必诺教授访谈录》是我们对法国著名汉学家、翻译家何碧玉和安必诺夫妇的访谈.我们对当代文学在英语世界的译介比较熟悉,而对法语等非英语世界的译介情况则相对陌生.现在两位亲历者现身说法,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描绘一幅当代文学在法国的传播地图.不仅如此.他们对中法读者美学趣味、思维方式的差异性、翻译的标准和技巧等问题的思考.也都提出了独到的观察和评论.他们认为.在文学全球化的今天,中国文学理应在世界文学中占有一席之地,但也不能一厢情愿地将文学地位和经济地位或人口数量简单等同.这也提醒我们,当代文学的海夕卜传播,还是应该回到文学自身.尊重西方读者的审美趣味,以更多的具有独特中国文学美学精髓的作品,渐进式地吸引读者.召唤读者,影响读者.我们应该以一种平常心,乐观其成.而不是过度地主动介入.操之过急.访谈时,他们主要讲中文或英文,还夹杂一些西班牙文,我们根据录音进行了翻译整理.然后再发还给他们审读、修改和补充,如此往返几次.始成此稿.对何碧玉、安必诺教授的热情和耐心.在此谨致谢忱.

何碧玉(Isabelle Rabut),法国高等师范大学毕业、汉学博士,现任法国国立东方语言文化学院教授.何碧玉的研究领域为20世纪中国文学,编著有《中原国土上的美丽叛译:现代华语世界中的翻译问题和实践》、《现代中国和西方:翻译和跨文化协商》等,并译有沈从文、池莉、余华、毕飞宇等人的作品.

安必诺(Angel Pino),巴黎第十三大学经济学博士、法国国立东方语言文化学院毕业,现为波尔多蒙田大学中文系教授、东亚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从事现当代中国历史和文学研究、巴金研究,著有《东方语言学院一个世纪的汉语教学(1840-1945)》、《现当代华文文学作品的法文翻译目录》、《无政府主义者巴金》等,并译有巴金、池莉、余华等人的作品.

问:两位教授早上好!今天很高兴能邀请到两位法国知名的翻译家、汉学家一起聊一聊法国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翻译和汉学研究的情况.苏州大学的海外汉学研究中心成立十年了,一直关注海外学者对中国文学的翻译和研究,也曾邀请不少海外学者来苏大讲学,有机会跟宇文所安、夏志清、李欧梵、王德威、艾朗诺(Ron Egan)等学者做了系列的学术访谈.这些学者中,除了瓦格纳(Rudolf G.Wagner)、顾彬(Wolfgang Kubin)是德国人,罗然(Olga Lomovd)是捷克人,还有一些日本学者外,大都是英语世界的汉学家,说实话,我们对中国文学在法国的传播情况确实还不太熟悉.何教授是法国国立东方语言文化学院教授、汉学家,90年代以来,翻译了沈从文、巴金、池莉、毕飞宇、余华等多位作家作品,并担任南方文献出版社(Actes Sud)“中国文学丛书”和“台湾文学丛书”的主编;安教授是波尔多蒙田大学东亚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除了丰富的译著以外,最近又出版了《现当代华文文学作品的法文翻译目录》,为国内外学者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在法国的翻译和传播提供了可靠的参考依据.我相信请两位介绍一下当代法国对中国文学译介和接受的现状是再合适不过了.我们不妨从两位的经历说起,先来聊聊两位为什么会学习汉语,走上中国文学翻译、研究的道路?听说何教授还是安教授的汉语老师?

答(何碧玉,下简称“何”):我的第一个专业是古典语言文学,主要学习内容是法国文学、拉丁语和古希腊语,从法国高等师范大学毕业后,大约过了二十四岁才转学汉语,后来又来到北京在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和北京外国语大学工作了六年时间.

答(安必诺,下简称“安”):我的第一个专业是经济学,我的博士论文是关于中国经济的,后来就对中国的政治、社会发展产生了很大兴趣.在研究中国经济期间我结识了汉学家陈庆浩,他在香港长大、后移民法国,是《红楼梦》研究的专家,此外还整理出版了很多朝鲜、越南的华语小说,是一位非常博学的学者.认识他之后我决定学习汉语,大约是1981年前后我开始在法国国立东方语言文化学院学习汉语,当时何碧玉是我的汉语老师.

20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巴金开始发表的《随想录》吸引了我,然后我开始关注中国文学,关注巴金,特别是巴金的青年时代——我指1949年之前,当时他信仰安那其主义(无政府主义).我发现了他写给法国的耶稣会传教士明兴礼(Jearl Monsterleet,1912-2001)的一批书信,有三十来封.明兴礼的《巴金的生活和著作》是第一部研究巴金的专著,手稿是用法文写的,这部著作随后由王继文翻译成中文,汉语版保留了下来,法语原稿却遗失了.明兴礼在手稿中将巴金的一些信件译成法文,然而王继文由于手头没有原信参考,只能自行将法文信回译成中文.当巴金出版他的书信集时,由于他自己未保存信件副本,便采用了王译本中所藏的信件.巴金曾说明这些信不是他的原文.而原件是由我首次公开发表在李存光和陈思和编纂的《一粒麦子落地一巴金研究集刊》卷二上的,此前《上海文学》(2003年11月号)也曾经提到我对这些信件的披露.

中国当代文学论文参考资料:

文学杂志排名

中国和世界的关系论文

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

文学刊物投稿

关于文学的论文

结论:中国当代文学在法国为适合中国当代文学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相关本科毕业论文,相关中国当代文学作品推荐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