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板书论文范文资料 与略谈传统板书书教的重要性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板书范文 科目:论文模板 2024-04-14

《略谈传统板书书教的重要性》:这篇板书论文范文为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可用于相关写作参考。

【摘 要】笔者在招聘中学语文教师的过程中发现,应聘者普遍板书问题严重,即使是中文系毕业的大学生和研究生,亦频繁出现错别字、倒笔顺的情况,令人忧心.本文以此为思考点,重点谈谈板书“书教”的作用及重要性,以期能有所触动.

【关键词】书教;语文学习;阅读教学;写作实践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资助课题“学校原道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研究”(批准号:B-a/2013/02/025)和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2013年度第十期课题“促进高中生‘精神发展’的阅读教学研究”(批准号:2013JK10-L02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6)10-0085-03

笔者多次担任市招聘中学语文教师的评委工作,工作中惊讶地发现,这些中文系毕业大学生的板书,鲜有字迹中正规范、布局明了合理的;相反,写错字的,倒笔顺的,却是五花八门,难以目视.如 “前”“旋”等常用字都会写错,而王羲之的“羲”字,更是为难了众多的应聘者,有的干脆就回避不写.至于笔画颠倒,则到了令人咋舌的地步.如将“祝福”的“祝”字,示字旁“礻”中的点“丶”,写成第三笔 ;将“鲁迅”的“迅”字走之底 “辶”作为起笔;还有登字头“癶”,栽字框“”等常用字笔顺都会写错.

结合日常课堂观察,笔者同样发现,青年语文教师的字书写不端正,笔顺有错误,已经不是个别现象,而是一种普遍现象,且呈越来越严重之态势.究其原因,自然是“多媒体”惹的祸.在现代教育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教师上任何版本的任何一篇课文,只要到网上进行搜索,许多精美的课件立刻会呈现在你的面前,于是许多课堂变成了教师点鼠标、学生观屏幕的“人机交流”场所,甚至出现一些课,教师在黑板上不落一个字的状况.此状况在青年教师中尤甚,许多有识之士深以为忧.笔者曾对一位刚入职的教师建议:“一年之内,试着不用多媒体,而学习用传统板书展现课堂教学思路.”记得这位青年教师当时的神情,似如鲁迅《故乡》中的圆规“很不平,显出鄙夷的神色,仿佛嗤笑法国人不知道拿破仑,美国人不知道华盛顿似的等”.笔者当然明白,这是信息时代,没有人可以逆势而为,然而传统板书确也有着多媒体无法取代的、自己独特的优势,这就是笔者因上述现象联想到,本文重点要谈的“书教”作用.

一、书教:语文学习的“助推剂”

“书教”这个词,最早是河北大学中文系教授黄琦先生提出来的.1981年浙江兰亭举行的中国书学研究交流会上,在谈到书法的功能时,他指出:“和音乐、美术等姐妹艺术一样,书法作品的各种不同的风格,如厚重、宽宏、挺拔、严正等是可以影响欣赏者的,是可以教育人的.笔者提出一个带有理论的术语,叫做‘书教’.”显然,黄琦教授从审美的角度讲了书法作品对人的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其实,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传统板书的“书教”功能,可以具有更加丰富的内涵和广阔的外延.

从语文课程标准看,帮助学生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书写规范、端正、整洁,感受汉字形体美,激发出对祖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热爱,语文教师可以说是“第一责任人”,而语文教师日常的板书,自然是学生学习汉字的重要楷模和语文学习的重要资源.

著名教学法专家谭维翰教授说:“板书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辅助手段,对语文教学尤为重要.运用得法,可以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反之,则会干扰教学.因此,可以说没有一个语文教师可以不写板书;没有一个优秀教师不精心设计板书.”

事实上,“书教”对语文学习起着助推剂的作用.传统板书不仅具有表意功能,而且具有审美功能,它是语文教师无声的教育语言,是语文教师的“第一面容”.事实表明,学生私下往往看低字写得不好的语文教师,而语文教师能写一手美观大方的粉笔字,不但可以让学生目悦心愉,也可以使学生更加关注黑板,关注教学内容,亲近教师,亲近语文.相信大家都有这样的体会:如果一位语文教师在黑板上的字稚嫩孱弱,如霜地鸦痕;或者,有的教师尽管字写得还可以,但课前缺乏布局打算,上课东一榔头西一锤,想到哪里写到哪里,这样板书内容星罗棋布、纵横交错,叫人不得要领,那么即使课上得不错,也难免让人略觉美中不足.其实,黑板亦如宣纸之天地上下,这里面也存在着“章法和布白”的问题,板书时,教师不仅字要写得美观,也应该努力追求一种书法艺术的和谐美,注意整体设计,合理搭配色彩.在规范、工整的前提下,做到悦目、流利、大小适度,进而成为一种艺术,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和积极有益的熏陶与影响.笔者曾留意过不少名师、大家公开课的板书,发现一个共性,即布局精巧、字俊遒劲,有审美修养和书法根底.因此推断,他们是书法艺术的热爱者,肯定常习不辍.事实证明确实如此.试想,他们能博得学生的喜爱,获得不俗的业绩,难道与“书教”没有一点关联吗?

另外,在长期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我们是否关注到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现象:凡是板书写得好的语文教师,所带班级学生的字也会有大的进步,进而语文学习也会有显著的提升;凡是字写得好的学生,往往阅读能力、写作能力也比写得一般的学生强,这主要是他们更能参透书法和文学的相同之理.可以说“书教”不仅能启迪心智、陶冶情操,而且对学生的规范书写、语文学习等方方面面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我们每个语文教师都应自觉地把板书书法艺术作为自己的“必修课”,尽量把板书上的字写得端正、美观,体现出属于艺术范畴的板书美感.

二、书教:阅读教学的“一把钥匙”

一般而言,中学生的逻辑、抽象思维比较薄弱,易于接受形象化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语文教师如果能善于运用“书教”,使其成为开启学生走向作者隐秘思想内部的“一把钥匙”,往往能达到难以言喻的艺术效果.

有些课,至今思来,回味无穷.笔者还记得很多年前一位并不知名的中年教师上柳永的《雨霖铃》课.课文基本内容解读完之后,教师引导学生重点分析了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一句的艺术特色?教师先引导学生认识到,这是写秋天的景象,虽然离愁别绪,但却让我们感受到的是一种幽清、平静的环境.这是一种风景,是一种轻松与宁静的风景.接着,教师追问学生,作者营造这种艺术效果的手法?经过师生对话讨论,学生理解到这里词人采用的是“单纯名词组合”方式,如温庭筠“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即不加任何修饰的意象组合,给读者留下最大的想象空间,此时意象是流动的,读者解读是极度自由的.最后教师做了总结:“美籍学者叶维廉在《中国诗学》中有一句话‘作者仿佛站在一边,任读者直现事物之间,进出和参与完成该一瞬间的印象.’这就是中国古典诗词的模糊性和解读的多元性.如果加上修饰语,读者的想象空间就受限制了.也许这就是此句被称为“千古名句”的原因吧.”笔者当时想,能将一句名句分析到这个层面,已经是比较到位了.然而,却让笔者惊叹的是,最后这位教师转过身,用轻松、舒展、空灵的书法,在黑板上板书起来,学生们目光凝聚,神情关注,或欣赏,或模仿,如同听一首优美的小夜曲,悦耳轻松,陶醉自然.后来,一次偶然的机缘,笔者又一次听到了这位教师的课,他在讲解苏东坡“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等”时,又呈现出另一种“景观”:他用雄劲中贯于旷达、飞动中富以阻涩的笔法,使学生充分领略到诗人的沧桑巨变,岁月的飞逝流转,“浪淘尽英雄”的人生感伤;学生充分感受到其境的豪迈奔放,雄厚博大.以上两种不同宋词意境,这位教师高度自觉地发挥了传统板书这一特殊的表现形式,创造性挖掘出蕴含其中的“书教”功能,很好地为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服务,取得了令人称奇的教学效果,增强了学生对词意的喜爱和理解.

板书论文参考资料:

结论:略谈传统板书书教的重要性为关于本文可作为板书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板书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下载。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