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生态文明论文范文资料 与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多重维度探析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生态文明范文 科目:硕士论文 2024-02-22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多重维度探析》:此文是一篇生态文明论文范文,为你的毕业论文写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摘 要:中国生态文明的深刻意蕴突出体现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区域性发展、阶段性发展和包容性发展三个维度上,中国生态文明发展的轨迹和方向取决于参与其中的多重发展维度及其相互作用.从多重发展维度的视角梳理和审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路径与实践过程,分析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转型,能够基本反映出当下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微观实践和宏观战略,从而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和有益参考.为此,应当立足于多重发展逻辑的分析,依据区域性发展、阶段性发展和包容性发展“三重发展逻辑”的有机统一来全面理解和把握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提出进一步推进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建议和举措,以稳步推进中国生态文明的发展.

关键词: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多重发展;区域性发展;阶段性发展;包容性发展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494(2014)06-0009-06

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布局,强调要把生态文明建设全面贯穿于我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中国生态文明的深刻意蕴突出体现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区域性发展、阶段性发展和包容性发展三个维度上,中国生态文明发展的轨迹和方向取决于参与其中的多重发展维度及其相互作用.我们认为,从多重发展维度的视角梳理和审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路径与实践过程,研究将之全面贯穿于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各方面和全过程,能够基本反映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微观实践和宏观战略,可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和有益参考.这一多重发展维度的视角、方法和路径是:跳出过去仅从单一视角理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局限,确立一种新的生态文明系统观,重新从系统、整体、协同等视角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进行分析,研究它的区域性发展、阶段性发展和包容性发展,重视三者之间的“三位一体”、“互促共进”的关联性,以勾勒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系统性、整体性与协同性,稳步推进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本文立足于多重发展逻辑的分析,依据区域性发展、阶段性发展和包容性发展“三重发展逻辑”的有机统一来全面理解和把握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进程,提出进一步推进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的建议和举措.

一、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多重发展维度:一个分析框架

一般认为,生态文明是一种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后的更高层次的人类文明形态.生态文明建设是我们党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思想的基础上,科学总结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环境建设的历史经验,认真借鉴世界各国生态治理和环境整治先进经验,立足于当前我国生态现状提出的一条妥善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创新途径,一种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创新模式.

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有三个前提条件:首先,处于中国这个特定的地理背景中.我国地域辽阔,自然条件、人口分布、产业区位、资源配置以及工业化城市化发展程度和地方社会治理等都不均衡,各类地区呈现不同的特点和难点,这就决定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要因地制宜、各具特色、异彩纷呈,防止一刀切.其次,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同时也是工业化的中后期.与中国经济发展速度一样迅速的是环境污染速度,发达国家在上百年发展中逐渐出现并分阶段解决的环境问题,在中国短期并集中地爆发,这些超常规发展后涌现的复合型、压缩性生态矛盾,决定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循序渐进、有计划、有步骤地逐步展开.最后,处于公民环境意识提高、政府和企业环境压力增加状态.与以往相比,当今我国普通民众的环保知识不断丰富,环境*和环境维权意识不断树立;环境门槛提高、环境标准细化使企业的环境责任意识不断增强;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以及对领导干部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和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使领导干部不断纠正“GDP至上”的政绩观.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应立足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这个“轴心”,实施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特殊性和生态文明原则普遍性的“两轮”驱动,去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两型社会”.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与其说是中国传统生态文明的“转型版”,倒不如说是人类生态文明建设与发展的“中国版”和中国传统生态文明建设的“升级版”,或是人类生态文明的“创新版”.

单一的发展是我国生态问题产生的原因之一,纠正发展偏差倡导多重发展是实现科学发展和解决生态问题的有效途径.为此,我们试图提出一个多重发展维度的分析框架,来分析中国生态文明建设问题:第一,突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时空二维性.坐标是自然科学中用于确定物体所在位置的数字标记,对不同物体的定位用的是不同的有序数组:我们用两个数组成的有序数组来描述平面点的位置,用三个数组成的有序数组来描述空间点的位置,用矢量或向量来描述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力和速度等物理量,这种自然科学的分析方法可以为社会研究领域所借鉴.找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提出的时间节点,关照全国各地所处环境的自然差异,多重发展就成了最佳的选择.第二,突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自然系统性.自然生态系统是借助于物质流、能量流、物种流和信息流等各种功能流,处于一定空间范围内的生物群落与周边环境组成的相对稳态系统.生态系统是一个“活的有机体”,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但一旦外界压力加大到超过了其自我调节限度即“生态阈限”时,其结果是结构破坏、功能受阻、系统崩溃,平衡失调就在所难免.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实施主体功能区制度、建立国家公园体制、建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要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按照主体功能区定位推动发展,对水土资源、地下能源、大气空间容量、海洋资源超载区域实行限制性措施等等,都预示着要严格限制人类自身的活动方式和活动范围,促使社会系统与寄居于其中的自然系统达到完美的耦合.第三,突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复杂性.生态文明是一个集人口控制、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治理污染、改善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等关键词于一体的“统摄”概念,内容的复杂性决定了建设的艰巨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任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总根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五大建设并举,既是我国到2020年实现全国建成小康社会的有力保障,也说明了生态文明建设不可能单兵突进,而必须与其他四大文明建设携手共行.这也是“多重发展”的含义之一.

生态文明论文参考资料:

生态文明的论文

有关生态文明的论文

建设生态文明论文

生态文明论文

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论文

生态文明建设论文题目

结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多重维度探析为关于生态文明方面的论文题目、论文提纲、生态文明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