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韬光养晦论文范文资料 与论韬光养晦、有所作为外交战略其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韬光养晦范文 科目:职称论文 2024-02-14

《论韬光养晦、有所作为外交战略其》:本论文为您写韬光养晦毕业论文范文和职称论文提供相关论文参考文献,可免费下载。

“韬光养晦、有所作为”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 提出的外交战略,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实质.它是我国外交战略的长期方针,而不是权宜之计.现实复杂的国际、国内因素决定了我国必须继续坚持“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外交战略.新世纪以来,该战略经历了不断发展和创新的过程,从“韬光养晦、有所作为”走向“坚持韬光养晦,积极有所作为”.历经创新,承启“韬光养晦”,逐步形成“奋发有为”的外交战略.

韬光养晦;有所作为;外交战略;积极有所作为;奋发有为

D820A004407

全球化时代的今天,我国学术界围绕“韬光养晦、有所作为”外交战略的争论一直持续进行,最根本的还是在于“韬光养晦”在今天的中国外交中是否可取,“有所作为”如何去更好地发展和创新.因此,根据今天世情、国情、党情的发展变化,探讨“韬光养晦、有所作为”外交战略,深刻认识这一战略的内涵、实质和持续性,对中国外交的发展仍具有强烈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而且,在“两个一百年”战略目标的指导下,“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经历了不断发展和创新的过程,并运用于中国外交的实践,取得了重大成就.

一、 “韬光养晦、有所作为”外交战略的内涵

20世纪80年代末,苏东国家政局动荡,执政党政权有岌岌可危的发展态势,而西方的和平演变战略也在触动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稳定性的神经,加剧了社会主义国家的混乱.资本主义在对社会主义的斗争中处于上风,最终导致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国际社会形势呈现复杂化态势.1989年9月,基于复杂动荡的国际、国内形势, 在同 几位负责人谈话时指出,中国应该“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付”,不久又提出“善于守拙、决不当头,韬光养晦、抓住时机、有所作为”的战略方针,其核心是“韬光养晦、有所作为”.这一战略的提出和实施,对稳定当时中国政局、维护安定有序的社会环境产生了重要作用,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外交理念,为中国应对冷战后时代的国际局势指明了发展方向.

“韬光养晦、有所作为”战略思想具有深刻的思想渊源和文化底蕴.“韬光养晦”,又作“韬光用晦”、“韬光隐晦”.唐朝黄滔在《知白守黑赋》记载:“圣人所以立言于彼,垂训于后,将令学者得韬光用晦之机,不使来人有炫实矜华之丑.”清代郑观应于1893年出版的《盛世危言·自序》中也提到:“自顾年老才庸,粗知《易》理,亦急拟独善潜修,韬光养晦”.其义类同“晦迹韬光”,亦即主张隐藏才华,不使外露.“有所作为”源自于先秦孟轲《孟子·离娄下》:“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近年来,美国国防部提出的《中国军力报告》认为,“冷静观察、沉着应付、稳住阵脚、韬光养晦、决不当头、有所作为”不仅表明“中国试图隐藏自己的雄心壮志,它也证实了中国的一项长期战略:即致力于GDP增长意图实现未来战略选择的最优化等.在北京看来,战略模糊,包括战略否认和战略欺骗,是一种可以影响外国政府政策以及该国普通公众和精英们的选择机制”.“Report to CongressPursuant to the FY 2000 National Defense Authorization Act”, pp.78, http://www.defenselink.mil/news/Jul2002/d20020712china.pdf.把“韬光养晦、有所作为”视为“战略欺骗”,这完全不符合 外交战略的本义,是对这一战略的误解.因此,我们需要正确认识“韬光养晦、有所作为”外交战略的概念和内涵,以消除人们的疑虑和误解.

杨扬:论“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外交战略及其发展

基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 提出“韬光养晦、有所作为”外交战略的时代背景,以及 对这一外交战略的一贯意旨来理解,“韬光养晦、有所作为”是指以“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付、善于守拙、决不当头,韬光养晦、抓住时机、有所作为”为基本战略,“韬光养晦”只是一种借用表达,其真实意图并不在于要卧薪尝胆以待反扑. 所提出的“冷静观察”,主要是针对两种国际事态,即当时社会主义国家的动乱和国际形势的变化而言.“稳住阵脚”主要是基于三个基本设想,即:防止西方势力“要打我们的主意”;为了显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为了中国的社会主义旗帜能永久不倒.“沉着应付”包含着中国在对外交往中的四种对策思路,即:中国不怕孤立、制裁和封锁;中国有抵抗制裁的能力;中国坚持同所有国家都来往;中国永远不要当头.程林胜:《坚持把中国自己的事情办好》,载《国际政治研究》,1995年第4期,第67页.从本质来看,“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付”成为“韬光养晦”外交战略的重要内涵.

“韬光养晦”是冷静、谦虚、谨慎,长期埋头苦干,集中精力干好自己的事情,不强调“以中国为首”.“有所作为”则指不应妄自菲薄,在国际舞台上必须发挥应有的作用.从宏观层次来看,“韬光养晦、有所作为”是指谦虚谨慎,不说空话,多做实事,不张扬,不当头,不称霸;审时度势,量力而行,该作为,能作为的事情一定要做好.“不随便批评别人,指责别人,过头的话不要说,过头的事不要做”.④⑤《 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20、375、363页.从微观层次来看,“韬光养晦、有所作为”是寻求有利的环境,不断发展自身,谋求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 认为,当今世界无论任何国家都面临着一个发展的任务.解决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领域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归根到底都要靠发展.发展才是硬道理.要“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④20世纪90年代初期,中国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泰然处之,埋头苦干,坚持苦练内功,利用机遇,推进自身发展,也要有所作为. 指出,“在国际社会无所作为不可能,还是要有所作为.作什么?我看要积极推动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⑤.“韬光养晦、有所作为”要求中国努力争取一个长期和平的国际环境,以便集中精力抓好国内的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努力提高综合国力,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政治稳定、经济发展、人民安康、社会公平、环境友好的社会主义国家,为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做出自身的努力和贡献.

韬光养晦论文参考资料:

结论:论韬光养晦、有所作为外交战略其为关于本文可作为相关专业韬光养晦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韬光养晦 *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

相关免费毕业论文范文

热门有关优秀论文题目选题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