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马歇尔计划论文范文资料 与回首马歇尔计划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马歇尔计划范文 科目:职称论文 2024-03-07

《回首马歇尔计划》:该文是关于马歇尔计划论文范文,为你的论文写作提供相关论文资料参考。

自从特朗普入主白宫以来,美国和欧洲的裂痕便不断加剧.美欧在难民、伊朗核协议等问题上的立场大相径庭,难以调和;贸易战的烽火更是令双方矛盾进一步升级.近日,欧盟正式开始对从美国进口的总值约28亿欧元的产品加征关税,以反制先前美国对欧盟的钢铝产品加征关税.这意味着美欧之间持续70年的跨大西洋同盟关系的凝聚力正在迅速减弱,一个时代行将落幕.

美欧跨大西洋同盟关系的确立,始于1947年美国启动的马歇尔计划.大多数历史著作对于马歇尔计划的描述都可以概括成一句话:美国通过这项计划对二战之后满目疮痍的西欧国家施以经济援助,促进了受援国的重建和复兴,并以此对抗苏联及其盟国,为后来的“北约”组织奠定了经济基础.事实上,这种教科书式的描述以偏概全,遮蔽了历史脉络的复杂性.美国学者本·斯泰尔(Benn Steil)的《马歇尔计划:冷战破晓》一书,通过详实的史料梳理,再现了马歇尔计划的出台过程与连锁反应,提供了反思美欧跨大西洋同盟关系的新视角.

故事要从二战最后阶段说起,当时,纳粹德国败局已定,“三巨头”罗斯福、斯大林、丘吉尔开始商讨如何构建战后秩序.罗斯福相信美国的选民不会接受美国军队长期驻扎欧洲,因此他向斯大林提议美国在德国投降之后维持两年的军事占领,到期即从欧洲撤军.丘吉尔从传统的帝国主义立场出发,希望在战后继续维持大英帝国,这在支持“非殖民化”运动的罗斯福看来是注定要失败的.斯大林则希望在苏联和西欧之间建立一个尽可能大的缓冲区,与西方世界即使不是相安无事,至少也是斗而不破.《马歇尔计划:冷战破晓》作者:[美]本·斯泰尔(Benn Steil)出版社:Simon & Schuster出版时间:2018年2月定价:35美元本·斯泰尔是美国外交关系学会国際经济部主任、高级研究 员.

“三巨头”的共识就是要确保德国未来在政治上中立化,经济上非工业化.罗斯福政府的财政部长摩根索(Henry Morgenthau)为此制定了一份具体方案,计划在战后摧毁德国的工业基础,将其变成一个以农业和畜牧业为主的国家,以此彻底解决“德国问题”.所谓“德国问题”是指德国自从1870年在普鲁士邦的领导下实现统一之后,迅速成为欧洲首屈一指的强国,在强权野心的驱使下先后发动了两次世界大战(事实上,把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完全归咎于德国并不公平,当时的欧洲列强都有责任).在1944年9月召开的第二次魁北克会议上,罗斯福和丘吉尔签字同意了这项方案.

但是,二战尚未结束,丘吉尔便因为在选举中失败而丢掉了首相职位,罗斯福也积劳成疾溘然长逝,由副总统杜鲁门接任.罗斯福在世时,杜鲁门并非白宫核心圈子里的人物,甚至被认为是无足轻重的小角色.现在他却肩负着构建战后世界秩序的重任.

摆在杜鲁门政府面前的现实是,战后欧洲的经济状况极其严峻,5000万人无家可归,大批城市和工厂沦为废墟.对于生活在欧洲战争废墟中数以千万计的饥寒民众来说,苏联的意识形态具有强大的号召力.在法国、希腊、意大利等西欧国家,*在选举中拥有很高的支持率.如果不能在自由资本主义体制的主导下实现经济复兴,欧洲将会全面转向苏联式的计划经济.

另一方面,全球只有两个国家的工业实力在二战结束之时超过了二战之前,一个是美国,另一个是德国,因为纳粹通过战争动员和资源掠夺等手段大幅提升了自己的工业生产能力,欧洲各国的经济复兴有赖于德国的工业产品;反之,一个非工业化的德国将无法养活本国人口,饥寒交迫的民众势必奋起*.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作为战败国的德国也曾经坠入经济崩溃的深渊,由此引发的社会动荡和政治骚乱直接导致了纳粹的崛起.杜鲁门政府的决策者们对于这一段历史教训印象深刻,因此否定了摩根索的对德方案.

在对苏联的看法上,杜鲁门政府与期待美苏合作共建战后秩序的罗斯福政府亦是分道扬镳.1946年2月,美国外交官凯南(George Kennan)从美国驻苏联大使馆向美国国务院拍发了一份著名的长电报,断言苏联政权是美国的敌人,对苏联不能谋求合作或共存,而是必须与之展开竞争.1947年,凯南又发表了《苏联行为的根源》一文,提出美国对苏政策的主轴应当是“长期、耐心但坚定和保持警惕的对俄国扩张倾向的遏制”,但并不需要诉诸武力.通过对相关国家施以经济援助,结成牢固的反苏同盟,是“遏制”战略的关键.

在以国务卿马歇尔为首的一批重量级官员和学者的擘画之下,杜鲁门作出了两项决定,一是美国对欧洲施以经济援助,二是废除摩根索方案,支持德国发展工业.1947年,杜鲁门政府公开宣布了对欧洲的经济援助计划.由于当时国会中的共和党议员多数在外交上持孤立主义立场,身为*党人的杜鲁门为了避免两党政见对立导致援欧计划在国会表决中受阻,特意用国务卿马歇尔的名字为该计划冠名,因为马歇尔在出任国务卿之前曾是一位战功彪炳的五星上将,杜鲁门深知大多数共和党议员出于对军队的崇拜,不会拒绝通过一份冠以一位著名将领姓名的法案.1948年,美国国会通过马歇尔计划,其出发点是该计划可以增加美国对欧洲的出口.

美国最初设定的经济援助目标并不限于西欧,而是同时涵盖东欧,东欧的波兰和捷克斯洛伐克也迫切希望加入马歇尔计划.但是,斯大林对马歇尔计划的强烈反弹导致了西欧和东欧的决裂.

美欧之间持续70年的跨大西洋同盟关系的凝聚力正在迅速减弱,一个时代行将落幕.

斯泰尔指出,在二战刚刚结束之时,斯大林并不希望与西方对抗.他希望维持一个统一的德国,由美苏英法四国共管,使其保持政治上中立化,经济上非工业化;对于由苏联红军占领的东欧国家,他希望维持*派的联合政府,由*控制政府中的重要部门,但并非照搬苏联的*制模式.然而,杜鲁门政府所酝酿的马歇尔计划引起了斯大林的强烈警觉,他明白美国的经济援助势必使得受援国家在经济上依赖美国,因此必须阻止东欧国家接受美国的援助;而一个统一的、工业实力再度发达的德国从地缘政治角度而言将是苏联的噩 梦.

作为对酝酿中的马歇尔计划的回应,斯大林决定将苏联红军占领的东欧国家“苏联化”,并将德国的苏联占领区独立建国,亦即所谓“东德”,与在英、美、法三国占领区基础上建立的“西德”相抗衡.苏联与西方国家的关系急剧恶化,导致了冷战的诞生.斯泰尔把冷战的起点界定为1947年7月7日,这一天,苏联政府致电苏联红军占领下的东欧各国,禁止它们派代表赴巴黎参加一场讨论接受美国经济援助的国际会议.

杜鲁门政府原先并没有在欧洲长期驻军的打算,马歇尔计划意在通过壮大西欧国家的经济实力来强化其国防力量.但是斯大林的反应促使美国调整立场,转而与西欧国家建立了号称“北约”的军事同盟.值得一提的是,这一军事同盟一方面固然是为了防御苏联,但另一方面也是对德国的制约,防止其再度走上军事扩张的道路.

历史的吊诡在于,马歇尔计划本来是以“不战而屈人之兵”的“遏制”作为指导思想,但是“北约”的建立恰恰偏离了“遏制”战略,走向了与苏联的军事对抗.如果不是由于美苏都是核武国家,通过“确保相互摧毁”的核威慑维持着“恐怖平衡”,第三次世界大战恐怕在所难免.后来的古巴导弹危机一度令世界处于毁灭边缘,美国深陷越战泥潭也是美苏军事对抗的副产品.从这个角度而言,马歇尔计划的失败之处就在于它开启了冷战模 式.

如果说马歇尔计划有何功绩,答案就在于它奠定了欧洲经济一体化的基石.马歇尔计划成功地让西欧各国相信,它们和德国的经济联系不仅是不可避免的,而且是值得追求的.今天,德国已经成为欧盟和欧元区的首要支柱.追本溯源,这来自马歇尔计划对德国经济复兴和工业发展的支持.

不少论者认为,马歇尔计划对西欧国家的经济援助,除了旨在将其变成抗衡苏联的堡垒,同时也是为了让美国占领和控制欧洲市场,并使美元成为西欧国家的主要结算货币,建立美国的金融霸权.然而,从马歇尔计划对德国的扶持来看,这种说法并不正确.当时美国的杜鲁门政府确实具备了担当西方世界领袖、重建战后国际秩序的胸怀和智慧,和今日信奉单边主义的特朗普政府不可同日而语.或许美国真的正在走向衰落.

马歇尔计划论文参考资料:

毕业论文计划

结论:回首马歇尔计划为关于对写作马歇尔计划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马歇尔计划 希腊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有帮助。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