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审视论文范文资料 与投资者角度审视美国大型银行竞争力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审视范文 科目:职称论文 2024-02-25

《投资者角度审视美国大型银行竞争力》:关于免费审视论文范文在这里免费下载与阅读,为您的审视相关论文写作提供资料。

2007年前,以花旗集团、美国银行等为代表的行业龙头领跑美国银行业.次贷危机的洗礼使摩根大通和富国银行从众多知名银行中脱颖而出,成为近年来美国盈利能力最好、风险控制能力最强的两家大型银行.和这两家相比,曾经的霸主花旗集团和美国银行则大伤元气,盈利能力虽然在恢复,但步伐沉重.

金融危机是银行核心竞争力的试金石

银行业属于规模经济行业,需要达到一定的规模才能够体现出经营优势.通常来讲,规模大的银行通常具有更大的成本优势.在次贷危机之前,花旗银行是美国规模最大的银行,各项经营指标表现良好,业务创新能力、业务发展的均衡度都处于行业中上游水平.那个时期,花旗银行相当于美国银行业的一面旗帜.但花旗银行风控存在的巨大漏洞,在次贷危机中暴露出来.由于在资产证券化业务中承担了过多的风险敞口,导致2008年度出现了513亿美元的营业损失,2009年度再度出现了79亿美元的营业损失.这两年的损失合计基本相当于2010~2014年五年间营业利润的总和.

在金融领域中,“大而不倒”的经验说法屡次验证,对于往来企业和储户来讲,大型银行是安全级别较高的交易对手,但对投资人来讲,“不倒”却并不意味着不亏钱.作为一名理性的投资者,在银行业中如何选择合适的标的进行配置,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在几年之内对投资业绩的影响可能较小,但从一个较长的周期(例如10年)来看,投资业绩的差别可能会非常明显.

在金融危机爆发前的2005~2006年,摩根大通的营业利润分别为155亿美元和202亿美元,而花旗集团的净利润则达到了294亿美元和296亿美元.从资产规模、资本充足率、净息差等指标中也无从寻找孰强孰弱的证据.但危机到来时和危机过后的表现,反映了很多无法用数字表达的核心竞争力.(见图1)

四点核心竞争力

风险控制得当

银行的风险控制能力在大部分时间里都得不到有效的检验,但一旦经历一次金融危机,看似无本质区别的银行,座次便会被重排,甚至很多耳熟能详的名字都会永远地停留在人们的记忆里.

在2005~2007年,以次级贷款作为基础资产的资产证券化业务开始变得十分火爆,金融机构都希望能从中分一杯羹.摩根大通一开始也在着手扩大该项业务.但2006年年底,摩根大通发现坏账率开始上升,便开始削减次贷业务量,甚至拒绝承销次级资产支持证券产品,导致固定收益承销业务量明显负增长,该项业务的排名从第三滑落至第六.2008年中期,当花旗、美国银行等纷纷爆出数百亿美元的巨亏时,摩根大通的亏损只有50亿美元左右,对资本的消耗基本可控.在危机来临时能够少亏,这是风险控制能力强的表现.实力的保存为后续业务的成长埋下伏笔.

比之下,次贷危机给富国银行带来的损失更小,机会更大.2006年,富国银行资产总额仅为美国银行的33.02%,为花旗银行的25.58%;净收入为美国银行的39.84%,为花旗银行的39.09%;不良贷款率比美国银行高出0.5个百分点,比花旗银行高出0.45个百分点.如果从指标来看,富国银行根本不属于第一阵营.但富国银行专注于传统银行业务,对和次贷相关的新型业务基本没有染指,因此在危机中受到的直接损失非常小.2008年年底,富国银行的资产规模已经进入第一集团,稳健的盈利能力显得格外耀眼.概括一下富国的风控理念,看不懂的业务慎做甚至不做,这是很多银行明白但没能做到的至关重要的风控原则.

成本控制合理

2004年,摩根大通收购美一银行(Bank One),原美一银行的领导者杰米戴蒙随后成为摩根大通的首席执行官.在最初的几年里,杰米戴蒙首先从控制成本出发,对规模庞大而臃肿的摩根大通进行瘦身,首当其冲的是进行了数次裁员.当时的裁员计划非常清晰,基本不针对客户服务层面,而重点指向公司内部的官僚机构.这样的裁员使公司能更高效地运转.通过对业务部门及支持部门的整合,使人员得到更合理的运用,大大节约了人力成本.削减成本的另一重要举措在于业务剥离,例如私募股权业务和部分自营投资业务.这样,整个机构可以集中优势兵力做好主业.

另外,客户对一体化金融服务的需求为银行业追求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提供了机遇,银行通过业务和地域间的协同,也是节约成本的重要手段.摩根大通的数次并购均较为成功地实现了集团内部的互补和互惠.2000年,大通曼哈顿银行和JP摩根的合并实现了零售业务和批发业务、“平民化”和“贵族化”路线的优势互补;2004年,和美一银行的合并使摩根大通的业务不再局限于东北部,将业务拓展至美国中西部和西南部,这改变了业务区域过于集中的问题;2008年,以低廉的价格对贝尔斯登和华盛顿互惠的收购,使摩根大通的投行、零售以及信用卡业务条线变得更加丰满.

富国银行在控制成本方面也堪称典范.近期,富国银行计划把退休部门、技术部门和其他业务线的部分工作岗位转移至印度和菲律宾,以达到削减成本的目的.

深耕优势领域

金融行业是建立在和客户相互信任的基础之上的,这种信任关系一旦形成,便不易改变.信任关系的建立需要时间和资源的投入.因此,如果一家金融机构不在具有相对优势的领域里寻求纵深发展,而是把大而全当成首要目标,那这家机构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很难胜出.

以摩根大通为例,该行在次贷危机前已经树立了部分领域的竞争优势,但优势并不突出.在资管业务中,该行2006年的行业排名为第二,8年后的2014年,其资管业务规模实现翻番,已经稳居行业第一.在商业银行赖以生存的存款业务中,摩根大通的市场占有率从2006年的3.6%上升至2014年的7.5%,并且连续三年在美国大型银行客户满意度调查中位居首位.在全球投资银行业务中,业务收入规模也从2006年的第二位跃升至首位.

富国银行一直坚持零售银行市场定位,对社区银行业务的专注度超越了所有竞争对手.在金融创新日新月异的年代,金融机构都在瞄准赚钱又快又容易的业务,而很多人都瞧不上的社区银行恰好成了富国银行的主战场.庞大的网点覆盖、稳定的零售业务收入,使富国银行在同业竞争中有了稳固的护城河.

审视论文参考资料:

结论:投资者角度审视美国大型银行竞争力为关于审视方面的论文题目、论文提纲、重新审视是什么意思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