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杨杏佛论文范文资料 与父亲杨杏佛的朋友们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杨杏佛范文 科目:专科论文 2024-01-24

《父亲杨杏佛的朋友们》:该文是关于杨杏佛论文范文,为你的论文写作提供相关论文资料参考。

父亲与黄炎培的恩恩怨怨

父亲与黄炎培本没有恩怨,黄炎培甚至差点还成了父亲和母亲的证婚人.黄炎培是江苏教育界名流,与我外祖父赵凤昌来往十分密切,“南北议和”时,他奔走惜阴堂,与外祖父等人共谋策划.父亲带着母亲回国后,要在上海补办中式婚礼,于是外祖父向父亲建议,请任鸿隽和黄炎培作证婚人.黄炎培是个大忙人,经常要去南京,父亲一直找不到他,于是转请胡敦复代替了黄炎培.父亲第一次见到黄炎培已是在他回国整整一年之后.那时,父亲已在南高师执教,1919年11月5日,南高师举行运动会,江苏省教育会副会长黄炎培也光临了,父亲终于见到了黄炎培,但是父亲在日记里说:“惜人各有事,不得畅谈耳.”

父亲与黄炎培的交往并不太多,他们的恩怨起自东大易长风潮,他们各自的所谓“国民党立场”和“军阀立场”更是这之后的事情.

父亲在被校长郭秉文排挤出东南大学之后,弃教从政,再次投奔孙中山先生.在北京,他一边为孙先生处理新闻事务,一边也在谋东大之事.看来父亲在北京的所谋是成功的.1925年1月,教育部宣布解除郭秉文的校长职务,任命私立上海大同大学校长胡敦复为东南大学校长.但是此举在东南大学激起轩然大波,校中分两派激烈争斗.父亲曾打算回南京直接介入,他在1925年1月12日给母亲的信中说,因“东大事反动尚多”,他“日内即回”.但是,由于中山先生病重,父亲一时走动不了.

东大易长风潮持续数年,1927年3月北伐军相继攻克上海和南京,东南大学随即被国民政府接收,不久改造为国立第四中山大学.同时,3月22日,父亲等11人在上海成立江苏省教育协会.以后,江苏省教育协会被取缔,而江苏省教育协会的领导人也被视为“东南学阀”遭到国民政府的通缉.黄炎培就是其中一员,他在5月19日遭到通缉的当日即离沪避居大连.

江苏省教育协会是靠军阀办教育的,郭秉文维持校务也常常借助军阀的支持,江苏省教育协会领导人黄炎培等都是东南大学的校董,他们力挺郭秉文,所以父亲在报端发文痛骂郭秉文的同时,常常连带他们一起痛骂,攻击他们是“学阀”.1927年11月5日,父亲在 《申报》 发表 《敬告在京东大南高同学书》,再次痛骂黄炎培他们,并警告说不要再梦想“郭氏之复辟,袁 (希涛)、黄 (炎培)、沈 (恩孚)、蒋 (维乔) 之再来”.

黄炎培当时被弄得十分狼狈,他非常生气,跟我父亲也很不开心.但是,父亲遇刺后,出人意料的是,黄炎培参加了父亲的葬礼.

多年后,我和黄炎培的两个女儿黄学潮和黄素回,在汤良礼太太叶佩华家里,在其请的国学老师教授下,一起补习国文.闲聊时,黄学潮告诉我,她晓得她父亲同我父亲是有矛盾的,有不共戴天之仇,但是在我父亲遇刺后,黄炎培跟她讲,杨杏佛的葬礼他要去,因为现在的情况不一样,杨杏佛所争取的中国民权跟他的目标是一致的,所以他要去.

父亲生前跟黄炎培几乎没有什么交往,不过我倒是去见过他一次.大约是在1946年,为了我舅舅汉奸罪的事情,我的舅母要去找黄炎培说情,但她没有名片,就是有名片人家也不认识她,所以我舅母叫我陪她去,用我的卡片去求见.黄炎培当然是看在我的面子上见了我们,一方面是因为我父亲的关系,一方面他的两个女儿都认识我,她们回家一定会向他说到我的.我舅母的目的,当然是想对我舅舅从宽处理.不过黄炎培也没有这个权力,他只是参政员,帮不了我舅舅忙的.

孑民老伯蔡元培先生

第一次见到孑民老伯是在杭州举办西湖博览会期间,当时我还是个小学生.看到他多次和颜悦色地接待来访的青年,循循善诱的长者风度,令我至今记忆犹新.

1930年夏,中国科学社在青岛开年会,蔡、杨两家同乘“长春丸”北上,舱房邻接,朝夕相聚.抵青岛后又同住文登路一小楼,十余天共同生活中,只听见孑民老伯一口绍兴官话,从无疾言厉色.

研究院设在上海亚尔培路331号的总办事处离霞飞坊5号我家很近,父亲离婚后便迁居研究院总办事处.我几乎每周要去看父亲一两次,他独居总办事处楼下西边一室,那本来是一间办公室,对过就是会议室.父亲屋内有一台留声机,是他协助孙夫人开办国民伤兵医院时自掏腰包买给伤兵听音乐用的,医院关闭后他便带了回来.楼上东边的房间是孑民老伯和我父亲的办公室,我常看到孑民老伯在办公、会客或写信,他有时也问问我学校中的情况.

孑民老伯是个好好先生,我在研究院时,喜欢在门房间同工友、司机一起玩,总听到他们的议论.他们对孑民老伯评价都很好,说他胸怀很宽大.对我父亲反而有些不满.有一次,工友们下班在门房间打牌,被父亲没收了,他们埋怨道:“他也会打牌,为什么没收我们的牌!”但他们都知道父亲是个认真的人.

孑民老伯是清末翰林、辛亥志士、民国首任教育总长、五四时期与青年共呼吸的北大校长、大学院和研究院的创始人.他一生跨越几个时代而进步不息,历任要职而不失其真.被目为好好先生的他,却敢于在袁世凯和遗老嚣张的北京废读经、改学制;在北大实行新旧兼容并包的学术自由;在大学院废祀孔旧典、推行语体文;主持研究院时,为我国科学事业开创模式,罗致并保护不同政治背景的陈翰笙等人于白色恐怖下,以元老之尊担任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副主席,营救政治犯.

孑民老伯的伟大,除了始终与旧的、顽固的、反动的恶势力相周旋、相搏斗外,还在于他早在1921年就总结了科学研究的发展规律并昭告后来者.那年5月21日他在英国爱丁堡中国学生会宴会上演说:“学术可以分为两个名词,学为学理,术为应用.各国大学中所有科目,如工商,如法律,如医学,非但研究学理,并且讲求实用,都是术.纯粹的科学与哲学,就是学.学必借术以应用,术必以学为基本,两者并进始可等但知练习技术,不去研究学理;或一国中,练习技术的人虽多,研究科学的人很少,那技术也是无源之水,不能会通改进,发展终属有限.所以希望留学诸君,不可忽视学理.”孑民老伯阐明的科研发展规律,在今天亚洲各地竞相提倡科技创收之时,尤有现实意义.

杨杏佛论文参考资料:

结论:父亲杨杏佛的朋友们为适合杨杏佛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相关本科毕业论文,相关杨杏佛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