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新媒体视域论文范文资料 与论新媒体视域下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引导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新媒体视域范文 科目:专科论文 2024-03-24

《论新媒体视域下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引导》:本论文可用于新媒体视域论文范文参考下载,新媒体视域相关论文写作参考研究。

摘 要: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新媒体的发展,我国网民数量大幅度增长,网民层次多元且复杂.网民在网络舆论中往往呈现出一定的群体心理和行为特征,特别是在突发事件中容易产生一定的舆情传播偏向,给政府网络舆情治理带来了挑战.因此,加强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引导,既要求政府及时发布官方信息,引领舆论导向,创新网络舆情监管理念,又要求政府及时抢占新媒体阵地,培养网络“盟友”和合作伙伴.

关 键 词:新媒体;突发事件;网络舆情

中图分类号:D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07(2017)11-0001-06

收稿日期:2017-05-30

作者简介:陈文艺(1992—),女,四川绵阳人,中国人民 大学2016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治安学;陈慧君(1979—),女,安徽合肥人,中国人民 大学治安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治安学、法学.

据CNNIC发布的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7.31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3.2%.[1]互联网的开放性、及时性、便捷性、易达性改变了傳统的社会舆论环境,已成为网民诉求日益多元化的“广场式”舆论场.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的媒介方式而发展起来的新传播形态,其强调利用数字技术支持,通过网络载体,对用户进行信息传播和网络服务,呈现出了“多对多”的传播特点.尤其是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新媒体的发展,使得人们对信息资源的接触和传播的方式有了更多的渠道.正如马歇尔·麦克卢汉所说的那样,“媒介即信息”.

随着受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公众的 法治意识、参政议政意识都得到了极大的增强,他们会更多地关注社会发展,关心切身利益,积极参和社会事务管理.而突发事件因其本质特征也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

突发事件发生后,公众会利用手机端、移动端等在网络平台获取事件信息、发表个人观点,并形成一定的关注热度和网络舆论.而那些针对突发事件发表的不恰当、不真实的言论挑战着政府的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稳定.通过对网民结构及心理状态的分析可以发现,新媒体视域下,网络言论存在着一定的传播偏向,因此,只有引导网络舆情健康发展,才能维护网络安全、促进社会和谐.

一、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及其特征分析

(一)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界定

突发事件具有难预测性、后果危害性、社会关注度高等特点,而新媒体视域下的突发事件信息更容易被广泛传播.因此,人们在网络上发表的言论就会在短时间内出现“井喷式”爆发和扩散进而形成网络舆情.

网络舆情是公众通过互联网络对自己关心关注的公共事件表达多种情绪、发表个人观点和意见的总和.而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是公众通过互联网络平台,借助移动端、PC端、手机端等沟通工具,围绕即将或已发生的公共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等发表个人观点、表达多种情绪和态度的交错的总信息.[2]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和传统意义上的“一对一”“一对多”的信息传播模式、“茶馆式”舆论有着很大的区别,呈现出了一些新的特点.

(二)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特征

⒈主体多元、结构层次复杂.互联网的普及和网民数量的增多使得参和网络舆论的主体不再仅仅是媒体、政府,而更多的是网民.网民利用智能手机、PC端等在网络平台发布大量的信息,改变了传统的信息发布方式和传播主体单一的格局,呈现出了“所有人对所有人传播”的新媒体特征.可谓社会步入了“大众麦克风”时代,人人享有一定的“话语权”.这就打破了传统的信息传播方式单一、垄断局面,催生了大量的网民自生内容即UGC(User-Generated Content,UGC)①.毋庸置疑,“大众麦克风”时代有助于带动公众关心社会热点事件并参和讨论,发表个人的观点和想法,但也极易出现信息庞杂、真伪难辨的情况.突发事件发生后,网民在网络空间维度或发表个人观点,或非理性抨击,或讨论如何善后及预防,而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常常利用公众对事件的关注发布一些虚假信息,扰乱网络秩序.

目前,我国的网民规模已达7.31亿,由于网民的年龄、学历、职业、收入等情况比较复杂,导致网民发表的网络言论观点各异甚至出现了非理性的偏激言论.据统计,我国网民以10-39岁的青年为主,占73.7%;学历层次上,高中及以下学历占79.4%;职业方面,学生、自由职业者、失业人员占54.3%;收入结构中,3000元及以下占60.2%.[3]由此可以看出网民结构整体呈现出“三低”特征,即“年龄低、学历低、收入低”,而通过对以往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观察,“三低”群体往往是网络舆论的主力军.[4]这一群体对现实生活或有强烈的挫折感,或有失败感,希望通过发泄不满情绪获得社会更多的关注.换言之,他们可能通过对和自己利益相关的事件或突发事件的关心、关注在网络上形成“异质群体”而发表各种网络言论.

⒉网民群体心理状态各异.⑴去个性的从众心理.大多数网民在网络空间维度形成“异质群体”后,其心理容易受到群体的影响,很难保持个体的独立性.勒庞将其称为“群体精神统一性”,即当个人加入群体以后,其个性会随着群体的意识而消失,在行为、情感、意识上不自觉地和群体中的他人保持一致,无意识地接受群体“规范”,在这种“群体潜意识”机制的作用下,会导致心理上产生一种本质性的变化——从众心理.[5]在新媒体视域下,由于信息传播快、受众广,短时间内情绪、观点类似的人很快会形成群体并影响、传染着其他人,使得群体像“滚雪球”一样不断扩大,而那些和他们的情绪、观点、声音相反的人会显得不和谐甚至引来群起而攻之的危险.例如四川泸县太伏中学事件,在网络舆情未形成时,很多人只是质疑死者的死因,寻求事件真相,但部分人在网络舆论的影响下,受从众心理的驱使,不知不觉地改变了个体的独立性,和群体中大多数人在行为、意识、情感上保持一致,从而形成“羊群效应”.“吃瓜群众”跟风关注评论,不注重事实真相,造谣传谣,不相信官方发布的公告及信息,甚至产生了“小道消息更可靠”“小道消息更精彩”的猎奇心理.⑵匿名下的放纵心理.目前,互联网络通讯工具基本都是匿名注册使用,如微信、微博等.在使用中,大多数用户都存在法不责众的放纵心理,不会过多地顾及言论的“成本”及“风险”,往往把网络平台当作宣泄不满的工具.特别是突发事件发生后,一些人就会把自己在现实中的挫败感和失落感通过各种偏激言论发泄出来甚至想以此引来社会更多的关注.

新媒体视域论文参考资料:

关于新媒体的论文

新媒体营销论文

新经济杂志

农村新技术杂志

新课程导学期刊

新制度经济学论文

结论:论新媒体视域下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引导为关于新媒体视域方面的的相关大学硕士和相关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新媒体视域的概念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