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执著论文范文资料 与倔强和执著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执著范文 科目:论文摘要 2024-02-03

《倔强和执著》:这篇执著论文范文为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可用于相关写作参考。

少不更事,对舒群最初的印象,仅仅是印象.

那时候,我还是高一的学生,读了些许小说,也发表了点儿叫做小说的东西,就不知天高地厚了,犯了书生意气的毛病,居然认为革命和文学属于两个概念.也难怪,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思想解放让新的文学样式异彩纷呈,传统和现代碰撞激荡,理想和存在相互抵牾,我有些目不暇接了,完全摧毁了我以往有限的阅读经验,肤浅地感觉到文学只在当下,只有叛逆和反思.

二十岁之前,我正是从少年到青年的叛逆期,对文学的传承也有着一种叛逆,读时尚的欧美文学,关注的是各种文学期刊的现在进行时,尤其是每年一度的全国优秀中短篇奖.对那些当红作家的简介也很留意,尤其是作家的年龄,获奖的作家大多三四十岁,几乎没有超过五十岁的.于是,头脑中便产生一种概念,好像五十岁之后,作家的创造力就会日薄西山,多有名气的作家也不会再产生什么扛鼎之作,不值得一读了,好像自己永远年轻,不会有现如今的五十岁.

这种肤浅认知,在不久后的一次阅读中被彻底地粉碎了,原因就是舒群.

一九八一年,全国优秀中短篇小说奖评到了第五年.每一年,我都会买一本获奖作品集,然后仔细研读.看到舒群的名字时,我很吃惊,像看到了古懂.在我的印象中,舒群和萧军、萧红属于三十年代,是遥远的东北作家群中的一员.受到所谓先锋评论家的蛊惑,我的阅读视野徜徉在海派和京派的作家间,从而也忽略了对那一代东北流亡作家的阅读.

尽管那时舒群属于中国作协的领导阶层,可在官本位并不盛行的年代,评奖和职务并没有多少关联,农民作家和作协主席完全可以并驾齐驱.我是用年轻的眼睛阅读《少年chen女》,尽管我从文字中阅读出了一种历经苍桑的眼光,可那种睿智,灵动,依然让我无法相信是位年近古稀作家的手笔.敏锐的现实生活思考,日记体的创作结构,从容老辣的而又不失灵动的叙述,还有抽丝剥茧般地对少年chen女疑问式探究的写作技巧.这些,让我豁然开朗,顿感姜还是老的辣.

那一阶段,我醉心地研究和学习孙犁、王蒙、刘绍棠、汪曾祺,读过《少年chen女》,我忽然有一种阅读本土作家的冲动,毕竟舒群是从辽宁走出去的,我还缺乏对本土作家的学习和了解.孙犁写白洋淀,刘绍棠写大运河,汪曾祺写苏北,可作家怎样写东北,我却一无所知.我身边的作家,时任锦州文联主席的李惠文指点我,不妨读一读《呼兰河传》《八月的乡村》,还有《没有祖国的孩子》.

惰性使我选择了《没有祖国的孩子》,因为前两部是长篇小说,需要阅读时间,舒群的这篇是个短篇.

于是,二十岁的我,和二十岁的舒群在文字里碰撞了.

认真地读下来,我便为我的浅薄而羞愧了.我感觉到,无论从深度和广度,还是构思的精巧、语言的灵魂,不亚于都德的《最后一课》,尤其是把失去祖国的朝鲜孩子为着墨点,虽没有描写即将失去祖国的我们,强烈的艺术震撼力已经跃然纸上.

同样都是写孩子,年老的舒群让我们记住了青春,年青的舒群让我们记住了永恒.这两篇作品一个是轰动三十年代文坛的代表之作,一个是八十年代再度迸发的收官之作,跨度达半个世纪.

今年(2015年)正值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我们有必要重温《没有祖国的孩子》,重温上世纪三十年代中国的高峰,重温这部“国防文学”的代表作.

应该说, 一九三四年舒群写于狱中的这篇小说,选择了一个让人意想不到的切入角,以朝鲜、中国、苏俄三个国家的文化为交融点,面对侵略者——日寇的不同心理变化,生动、形象地阐明“祖国”的深刻内涵和意义.小说语言洗练,叙述从容,细节精致,意境深远,历经半个世纪,艺术感染力依然不减,反倒成为一坛陈年老酒,醇厚绵长.那种零度的叙述方式,不动声色的情节推动,对速度、力度、长度恰如其分的把握,至今还影响着我的创作.

当然,令我最难以忘怀的还是对人物命运的把握.小说的主人公果里,是一个父亲被日寇杀害,逃到中国的朝鲜孩子,通过同在哈尔滨中东铁路子弟学校读书的朝、中、苏三个国家孩子的友谊交往,苏联孩子果里沙,因为身后有十月革命后的苏联强大祖国,无忧虑,极活泼,开始他瞧不起沉闷寡言的朝鲜孩子.而果里由朝鲜逃到中国为的是不再过妈妈所说的“猪的生活”,孰料“九·一八”事变,日寇铁蹄蹂躏东北人民,朝鲜男孩果里,不甘心,不屈服,在他被迫去为日寇当劳工、受尽折磨时,他竟用一把切面包的尖刀刺进一个魔鬼的胸腔.这不仅反映了朝鲜族人民的硬骨头性格,也展现出东北人民和一切被压迫民族的不屈奴役的反抗精神.通过果里的经历,使作者“我”这个中国孩子也深刻认识到了“祖国”的力量.深记苏联女教师的话——“将来要在你们的国土上插起你祖国的旗,这是你们的责任.”

为了这份责任,为了在祖国的土地上“插上祖国的旗”,年轻的舒群投入了抗日救亡运动.如鲁迅所说,舒群是“用笔和舌将沦为异族的奴隶之苦,告诉大家”.《没有祖国的孩子》是他的发韧之作,从此,他的救亡文学一发不可收拾.

当然,这种责任和舒群的经历密不可分.

舒群的经历,让我曾经颠覆过来的观念重新颠覆回来,重新审视革命文学之后,我又有了新的认知和发现.舒群的一生可谓是跌宕起伏,命运多舛,却始终坚韧不拔.如果一一道来,恐怕是一部书也写不尽,区区五、六千字,无法概括舒群,只能片段似的回忆他生命历程中的节点,窥斑见豹,以便清晰他的性格和追求.

片段一:生于斯.

一九一三年九月二十日,黑龙江省阿城县一个满族镶黄旗家庭,诞生了一个黝黑的小男孩,充满欢乐的李家,在生得三个女孩之后,终于迎来了一个男孩的降生,为这个贫寒的家庭带来了希望和对未来的憧憬,这个名叫李春阳的男孩,就是后来叫李书堂的舒群.

片段二:求学.

七岁,深受满族民间文学影响的舒群,一上学就表现出了超常的文学天赋,古典诗词、现代故事倒背如流,听来的快板和顺口溜一转身就能表演给自己的家人和同学,立刻成为学生中的佼佼者.

执著论文参考资料:

结论:倔强和执著为关于对不知道怎么写执著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执着的人都有什么特征?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