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学林杏坛论文范文资料 与学林杏坛,桃李满园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学林杏坛范文 科目:本科论文 2024-04-21

《学林杏坛,桃李满园》:该文是关于学林杏坛论文范文,为你的论文写作提供相关论文资料参考。

中图分类号:K828.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0586(2011)01-0131-04

2009年12月23日,国家民委在北京隆重表彰了第三届国家民委突出贡献专家,打开《第三届国家民委突出贡献专家名册》、《中国民族报》及当时国家民委网站,发现其中有郝苏民.这个名字在北京圈内学界、高校是多数师生耳熟和注目的.他,被同行前辈、同仁戏称为“西北王”,同学们因他一副连鬓圈脸胡须的个性“酷像”而窃称其为“帅爷”的那位老师;他对弟子和好学青年爱到轻信有加;但他不减疾恶如仇的本性,对目前学界某些人和事,常是不问来头,只重事实依据和真理,敢于说不!有人至今信誓旦旦地说他本是蒙古学者.自然,近些年来因我国“非遗”工程的推进,他以著名“非遗”专家和民俗学家被西北更多相关人士所注目知晓.其实说他是蒙古学家虽非不确,他确实一生在草原上“骑过了很多种牲口,做过了好几个梦”,而如今从形象到本质说他皆为“壮心不已的回族学者”更为直观,也更真实些.

自20世纪70年代后期,已年过不惑的郝苏民教授担任的教学职务和学术*不少,圈内人大都亲切地称他为“郝先生”、“先生”,甚或直呼他的蒙古名字“Hos-menge”;或据说源自《蒙古秘史》的戏谑“别号”:“sartuul”.他本人则自认草根为本,从不以各阶段职衔而自视,十分厌恶别人或弟子称其“院长”、“主席”和为奉承本意的“教授”、“博导”之类.他是“躬身低调于内外,俯首尽责本份事;做学做人终身求,肤浅张扬一笑之”的一名“普通教员”.虽曾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民族团结模范,但他从不提起,倒是常以“人贵自知之明”警示自己.他告诫弟子:以官为尊,以名为贵,是最低级的庸俗!

古往今来,西北地区就是中华古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是多种族群聚居、杂居的区域,各族群文化的交汇、互融和濡化,形成西北独具的地域文化富矿,它和中原汉文化一起共同构筑了我国“和而不同”、“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在大西北这块积淀厚重的文化土壤上,先生“俯首甘为孺子牛”,为西北各民族文化的寻觅、开采、传承和阐释、保护和创新奔走呼吁、殚精竭虑;为祖国西北地区的教育事业埋头耕耘、奉献生命热力!在他的学术生涯中,学术研究和教书育人是并行共举的;深沉的民族文化情结和高瞻远瞩的学术眼光是兼容并蓄的.笔者有幸直接体悟先生“诲人不倦”精神之六度春秋,回顾先生在人才培育上平凡的“不同凡响”的点滴,感悟先生的品格、睿智和胸怀,教育思想和人格魅力.

1935年,先生出生于日寇飞机不时狂炸的“塞上江南”——银川郊区.1950年离开银川,跋涉于大西北这片独特的自然和文化生态大地中.时代苦难、家庭境遇和各族群社会磨砺以及大自然的雕琢,赋予了他坚韧、忍耐、聪颖和追梦的特性.19岁的他便在当时《人民日报》等报刊上发表“不担心”的译作,这在当时看,不怕虎的牛犊脾气昭然在目.就在他于学术上即将“小荷才露尖尖角”的关键时刻,1957年的头场狂风骤雨,便将他自认是塞北一代翻身土著天经地义享受阳光雨露的青春年华,抛出九霄云外,这一“跟头”就是风雨20年!特别是在那个匪夷所思的灾难性“时空隧道里”,精神、意志、信念的坚守,绝非等闲!然而,他这条年方19岁的回回汉子,不仅坚守了自己的梦想和追求,还如鱼得水似地在藏族牧区坚守蒙古语文、初始藏语和元代文献语“八思巴”字的“偷”学.他在逆境中学养了为人豪迈而谦逊有礼、入乡随俗的品质,在甘南藏区、内蒙古锡盟草原和河州索南坝的山沟里,先生和藏族阿咿(阿妈)、蒙古族额吉(母亲)和穆斯林群众之间亲密交流,达到难分彼此的程度等而先生在艰难生活中获得的这一切,对于他日后的传道授业生涯却是无价之宝!日常生活中的“鸡毛蒜皮”包装着的“苦痛”、“遭遇”、传奇和追忆之类,都在先生广阔的思维空间里“融汇”、“化合”成精湛的学术养料、有遵守的精神境界和丰厚的口述文化资源,成为他的弟子们得天独厚的学术营养、精神食粮.他的这种“讲稿”是灵动的、是师生交流的活水.在我辈看来,先生人生最美好、浪漫、可能有作为的时期里,失去了所应该得到的正常人的一切,当为人生之“悲哀”(还不论他少年丧父,中年丧妻等).先生却从不对此以“哀”而述,面对历史不幸,他竟可以调侃为“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以此告诫众弟子;而私下里先生则往往要说,幸亏经历了中国这么丰富的这几十年,中国这本大而长的厚书并非任何人都可轻而易举地读懂.先生是个“欲穷千里目”的人,他对民族学、人类学学科的笃爱是由来已久的.从才华横溢的青年,几经磨难,到1984年筹办成立“西北民族研究所”至今,先生在社会学、民俗学、民间文艺学、人类学等领域已经是“桃李满园”了.先生是决心“做一根蜡烛”的,他情愿燃烧自己,但愿照亮别人.谁能说西北民俗学、社会学、人类学/民族学等学科的发展和先生的命运轨迹、学术生涯没有点联系呢?

开垦大西北民间文化:建立学科.培养民族通才

1978年以后,先生的教育思想渐趋成熟并逐步付诸实施.学科建设和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民族人才相结合,是先生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大西北各民族的文化丰富而多样,是一座亟须挖掘的富矿文化.在宏观把握了大西北地域文化的多元性特征之后,先生把多层次学科的筹建和高素质的人才培养结合起来,两项工作配套进行.

首先,筹建院系(所),建设资料室等配套系统.为了在大西北开辟一块民族文化研究的基地,实现“学科建设和培养民族人才相结合”的教育梦想,先生披荆斩棘,多措并举.1984年先生创办了西北民族研究所,自此西北民族大学和其所属的西北民族研究所成为研究我国西北各少数民族文化的重镇和基地.1990年先生被国务院学术委员会授予中国民间文学(含民俗学)硕士研究生点领衔导师,1991年开始招收第一批民俗学研究生.在先生的指导和带领下,西北民族研究所和北京高校、西北高校的著名学者和知名人士展开紧密的学术交流和合作,其规模不断发展壮大.在和“中国民俗学之父”钟敬文先生和社会学家费孝通教授等老一辈专家学者取得了密切交往和请教沟通之后,1998年西北民族研究所重新组合成为“社会人类学·民俗学”研究所(系),先生任名誉所长.研究所下设民俗学(含民间文学)硕士研究生点、《西北民族研究》编辑部、民俗文化研究中心(其下挂靠有甘肃省民俗学会、关陇民俗研究会)、伊斯兰文化研究中心.另有《开拓》和《西北民俗研究通讯》两种定期内刊.“社会人类学·民俗学”研究所是我国高校第一个将民俗学(包含民间文学)从语文院系(中文系、汉语系等)附属地位独立出来的民俗学点,授法学学位.从此,先生终于有了实施自己教育理念的一小块“平台”.在这小小的田地上,先生选拔各民族(特别是西北少数民族)的青年学子,亲自授课、点拨,用心血、汗水和爱心浇灌每一个渴求新知的心灵.也许.在他看来,他是在大西北丰厚的文化土壤上,栽种下人才的

学林杏坛论文参考资料:

实用护理学杂志

护理学论文题目

生物信息学论文

意林投稿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新课程导学期刊

结论:学林杏坛,桃李满园为关于本文可作为学林杏坛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学林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下载。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