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青少年犯罪论文范文资料 与论三失青少年犯罪与其预防机制建设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青少年犯罪范文 科目:硕士论文 2024-01-25

《论三失青少年犯罪与其预防机制建设》:本论文为您写青少年犯罪毕业论文范文和职称论文提供相关论文参考文献,可免费下载。

摘 要:“三失”青少年处于闲散状态,游走于社会边缘,更容易走向犯罪的深渊.基于浙江省2000—2010年“三失”青少年犯罪的情况显示,“三失”青少年犯罪问题不容忽视.鉴于此,需要切实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保障“三失”青少年以受教育权和就业权、家庭生活权等为核心的生存、发展权,解决青少年失业、失学、失管问题.

关键词:“三失”青少年 犯罪 预防机制

“三失”青少年就是指失业、失学、失去家庭温暖和管教的社会闲散青少年.1这些青少年处于闲散状态,游走于社会边缘,更容易走向犯罪的深渊.作为先发地区、先社会转型的浙江省,在2000—2010年时段的青少年犯罪领域情况具有典型意义.本研究选择以浙江省2005年前后的“三失”青少年犯罪情况为个案,试图结合统计数据和专项调查资料,以实证性方法为手段,来描述和分析“三失”青少年犯罪情势,并提出对策建议.

一、“三失”青少年犯罪情况实证分析

失业或者无业青少年因为经济等原因,容易误入歧途.据浙江省未管所对2000—2004年在押未成年犯的调查中发现,无业人员占23.69%,接近四分之一.2而在浙江省厅对流动人口中的犯罪青少年进行抽样问卷调查显示:属无业、失业闲散流动人口青少年犯罪的达39.6%;而与之相对的是,流动人口中的青少年处于已婚和工资月收入在2000元以上的人,则犯罪率较低,分别占7%和7.5%.事实上,由于流动人口中的青少年群体中无正常经济来源、经济拮据,较其他青少年或流动人口更容易走上犯罪道路.如果这些青少年在一段时间找不到工作或报酬不理想,容易产生对社会不满情绪,犯罪可能性就随之增大.如浙江省厅在对2000名无业、闲散人员调查中,有55%无业闲散人员就认为“只要高报酬什么事都愿做”.

失学或厌学的青少年进行犯罪的可能性也相当高.据浙江省未教所对1582名未成年犯的调查显示,未成年犯被捕前,在学校里能认真听讲的仅占16.81%,经常外出游荡、看课外书、吵闹开小差的则分别占69.78%、41.53%和25.79%;同时调查还发现有32.97%的未成年犯在被捕前逃学最多的,每月数竟在五次以上,而67.31%的未成年犯逃学后经常去网吧、游戏机房、录像室、歌舞厅、棋牌室等娱乐消遣场所.而在浙江省厅对流动人口中的犯罪青少年进行抽样问卷调查显示:曾有辍学、逃学、休学经历的青少年达到40%.此外,在对在押闲散青少年的问卷调查中也发现,在押闲散青少年有逃学、旷课、夜不归宿的比例相当高:夜不归宿的发生频率为21.6%,逃学、旷课的发生频率为22.8%;在押闲散青少年失学的原因与普通闲散青少年的情况基本一致,就是“成绩不好,没能继续升学”(28.7%)、“对学习没兴趣,考试经常不及格”(26.8%)和“家庭贫困,上不了学”(26.4%).

缺少家庭温暖和管教的青少年在青少年犯罪中的比例也不容忽视.家庭是青少年成长的基本依托,也是青少年进行初次社会化的重要场所.家庭的好坏与结构情况,对于青少年的成长影响深远.一般而言,矛盾破碎的家庭难以给青少年足够的亲情温暖和监督管理,对青少年的成长和教育极为不利.一项针对全国部分少管所和监狱进行的调查显示:未成年人父母离异家庭子女犯罪率是健全家庭的4.2倍.32007年,北京市海淀区法院针对100名少年犯的抽样调查显示,有近60%来自于破碎家庭.而根据2005年对浙江、广东、陕西、黑龙江、安徽、天津和贵州等七省在押未成年犯相关问题的调查,发现调查省份中,未成年犯出身于缺损家庭的人的比例都是相当高.(见表1)

表1:2005年七省在押未成年犯中出身缺损家庭比例表

省份

浙江

广东

陕西

黑龙江

安徽

天津

贵州

比例(%)

19.1

15.6

32.7

36.1

38.2

27.4

24.8

而进一步分析,浙江省未教所收押的未成年犯中,捕前父母离异或一方早亡的占17.02%,属于孤儿的占2.08%.进一步分析,在押外省籍未成年犯中,破碎家庭比例也相当高.(见表2)这些破碎家庭出身的未成年犯普遍表现出自卑、狭隘、悲观等心理症结.除了破碎家庭之外,空壳家庭同样值得关注.空壳家庭的教育功能相对弱化,独自生活或寄养在祖父母或亲戚家中的少年,因为长期没有全面的家庭教育,特别是没有父母的管教,容易误入歧途.

表2:2004年度浙江省未教所在押外省籍未成年犯破碎家庭情况表

籍贯

分类

重庆

河南

湖南

贵州

四川

湖北

安徽

江西

云南

破碎家庭

19

10

9

27

19

8

16

9

2

所占比例(%)

38.7

16.9

13.6

13.2

12.2

9.87

8.88

5.77

5.26

二、预防“三失”青少年犯罪的若干建议

事实上,“三失”青少年犯罪的出现,和青少年陷入失学、失业状态,进而丧失了生存、发展权存在紧密的联系.而在1989年,联合国颁布的《儿童权利公约》就已经明确指出:“每个儿童均有权享受足以促进其生理、心理、精神、道德和社会发展的生活水平”,要求缔约国在法律上保障儿童拥有的基本人权,包括生命、发展和充分参与社会、文化和教育生活以及他们个人成长和福利所必须的其他活动的权利.4因此,为预防“三失”青少年失足而最终走上犯罪之路,就需要切实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保障“三失”青少年以受教育权和就业权、家庭生活权等为核心的生存、发展权,解决青少年失业、失学、失管问题.

青少年犯罪论文参考资料:

青少年犯罪论文

青少年文学杂志

青少年科技大赛论文

青少年科技论文

青少年杂志

犯罪心理学论文3000字

结论:论三失青少年犯罪与其预防机制建设为关于对写作青少年犯罪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青少年犯罪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有帮助。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