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安宁论文范文资料 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安宁疗护方法探究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安宁范文 科目:学年论文 2024-04-14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安宁疗护方法探究》:本论文可用于安宁论文范文参考下载,安宁相关论文写作参考研究。

摘 要:在中国进行医疗改革的新时代背景下,安宁疗护在应对我国医疗资源紧张和人口老龄化的问题上不失为一种新方法,我国安宁疗护的发展目前面临两大问题:一是服务供给和社会资源投入不够;另一方面是缺乏生命*教育.发展安宁疗护,需要结合我国基本国情,注重基础资源配备和人才培养,结合中医药和传统文化来丰富其内容,增强其服务性从而提高群众的认知度,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安宁疗护.

关键词:安宁疗护;中国特色;方法探究

世界卫生组织(WHO)称安宁疗护(或称“临终关怀”)是对没有治愈希望的病患所进行的积极而非消极的照顾;对疼痛及其它症状的控制,是为了尽可能提升病人和家属的生活品质到最好的程度[1].

中国在1949年建国后,新中国政府大力发展公共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开放使中国经济迅猛发展,人民群众生活小康化,公共医疗卫生事业迎来了新的契机和挑战,特别是群众形成“无病早预防、有病早治疗、防止伤病残”的就医思想以及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的现状,充分暴露了中国公共卫生事业,生物治疗发展模式的缺陷.作为一个医疗体系不够健全,人口数量庞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始终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在这样的大方针下,西方国家已发展较为成熟,能够为病患及家属提供身、心、灵关怀服务的新型医疗模式——安宁疗护,势必将成为我国医疗卫生改革中的新生力量.另一方面,与中国中医药治疗相结合,促进安宁疗护成长为适合中国国情的治疗方式且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医疗模式.

一、我国发展安宁疗护的可行性

(一)中国人口众多、受众广泛

进入2013年后,在持续多日的大范围雾霾笼罩下,全国癌症发病形势严峻,发病率与死亡率呈持续上升趋势,每年新发癌症病例约350万,因癌症死亡约250万[2].不断增加的癌症患者加剧了中国医疗卫生资源紧张的现状,现代医疗技术虽然可以延缓重症病情的进展,但是许多先进的治疗手段仍然不能对病情有实质性的作用,传统的治疗模式进入“瓶颈时期”,其引发一系列的*、经济和法律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医疗模式改革势在必行.

现在中国60岁以上的老人超过两亿,超过总人口的15.5%,预计到2050年,中国将拥有世界近24%的老年人,未来中国的养老任务十分繁重,中国逐步迈入老龄化社会更是使医疗卫生资源储备“捉襟见肘”.在这样的基本国情下,安宁疗护在中国的发展具有较大的可行性.

(二)国家政府的政策支持、现有的人才培养计划

安宁疗护在中国大陆的发展,从1988年7月天津医科大学临终关怀研究中心正式成立开始的,迄今只有短短二十几年的历史.1993年我国成立全国性临终关怀学术组织——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临终关怀专业委员会.在临床实践方面,30个省、市、自治区,除西藏外,各地都纷纷因地制宜地创办了临终关怀服务机构,目前我国大约有100多家临终关怀机构,几千位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员.随着临终关怀事业的不断发展,这一领域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2006年4月16日,中国生命关怀协会(Chinese Association for Life Care)成立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为我国安宁疗护的发展开辟了新天地.

如今,临终关怀作为一个独立学科,其内容已经被正式列入卫生部制定的全科医生培训大纲(1999年11月)和社区护士岗位培训大纲(2000年7月)中[3].在我国医科院校的多个专业开设了临终关怀课程,意味着安宁疗护概念的普及将进入到一个新高度.另一方面,我国正在大力发展农村社区基层医疗卫生事业,不断完善卫生机构内部运行机制,推进社区卫生服务整体水平的提高,为安宁疗护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环境;加强全科医师人才培养,建立与城市对接的基层医疗流动人才队伍,这样的人才培养计划为安宁疗护概念的普及和治疗模式的推广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生命力.

二、中国特色的安宁疗护发展探索

(一)建立社区安宁疗护产业模式

安宁疗护目前在我国多为医院分设的一个较小部分,在现有的医疗卫生事业运行模式下,不具有盈利性,不能得到足够的重视,更无从谈及发展.为广大病患及其家属服务的安宁疗护,在引入期和发展期可以综合城市、郊区经济人口状况,利用高校地区的人才资源,交通便捷等优势进行选址建院,配备基础设施,组建疗养团队,并且和附近住宅小区、医院加强交流,建立固定的客户资源,将安宁疗护做成一个产业链,加以运营,从无到有,积累资本以谋求发展,在进入成熟期以后进行转型,回报社会.

(二)与中医药结合,创新照护方法

与传统的治疗模式相比,安宁疗护是重视生命质量、维护患者生命尊严及权利的全人照顾,因此对于癌症后期病患多进行非药物舒缓治疗,通过嗅觉吸入、皮肤吸收、沐浴浸泡等方式,使患者的身体和情绪达到放松舒适的效果,如中药熏衣草有抗菌消炎及促进伤口愈合效果、洋甘菊有抗沮丧和缓解疼痛及抗痉挛镇静效果,还可以通过针灸推拿来舒缓病人出现的疼痛、水肿、骨骼肌肉僵硬等症状.因此在进行安宁疗护时,与中医药结合,使治疗方式更加具体化,使广大受众能从已有的认知和传统的治疗方式中接受安宁疗护.

(三)谋求与医疗保险的合作发展

安宁疗护是对病患及家属进行身体药物和语言智能等非药物治疗、心理社会照顾、灵性照顾等多种服务,因此其治疗成本较低,国家可以将安宁疗护治疗费用纳入医疗保险制度中,将病患临终期传统治疗的巨额医疗费用削减下来,省下的费用又返回补贴安宁疗护,以扩大安宁疗护在现有疾病治疗模式中的份额.

(四)从宗教信仰和传统文化中谋求认同

安宁疗护强调灵性照顾,包括宗教安适.宗教安适是有组织的信仰仪式(佛教、道教、基督教等)加上个人心理选择,成为患者心灵寄托的对象,也借由宗教的思维来增加正面思考及减少负面想法.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孝悌”思想伴随着华夏儿女的成长发展,成为个人素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大部分家属宁愿倾其所有对病患进行传统治疗来延长生命,也不能从*道德层面接受安宁疗护.而无论是道家的“无为而治”、佛教的“人本”思想和儒家的“爱人”,我们都能从中看出古人对生命和个人的尊重,在结合历史背景的前提下,从实际出发,谋求思想上的认同感,向病患及家属强调安宁疗护是关注患者的心灵世界,给予患者“灵性照顾”,并非侵入性地增加痛苦的治疗,也不是放弃治疗,任由疾病朝着恶性方向发展,不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剥夺他们选择权,使他们能够有尊严地死亡.对待传统文化,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性地继承和发展,不能“愚孝”,对待人类生老病死的生命状态,“道法自然”的理念不失为具有指导意义的方法论.通过对传统文化进行新的解读,病患及家属从思想上认定临终关怀并不违背传统的*道德,而是人道主义的新起点,从而选择安宁疗护.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安宁疗护一定能够缓解我国目前医疗资源紧张的状况,促进医疗模式的转变;也能够为世界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提供新视角,推动人类文明的发展.(作者单位:河南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参考文献:

[1]安宁疗护的概念、对象与要求,医学与哲学,2004,25,11

[2]李君、张大勇等 老龄化背景下的临终关怀问题,理论探索,2011

[3]施榕 21世纪中国乡村家庭临终照护的*展望,苏州医学院报,2000,20

[4]严勤 中国临终关怀服务现状与*探究,生命科学,2012,24

[5]2012中国肿瘤登记年报

[6]管素叶 中国临终关怀事业走出困境的有效路径分析,医学与哲学,2011,2,32

安宁论文参考资料:

结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安宁疗护方法探究为关于安宁方面的论文题目、论文提纲、安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