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抗战时期论文范文资料 与抗战时期中华民族心灵归宿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抗战时期范文 科目:专科论文 2024-01-28

《抗战时期中华民族心灵归宿》:该文是关于抗战时期论文范文,为你的论文写作提供相关论文资料参考。

世人皆知桂林是一座山水城,桂林山水甲天下,人们到桂林都是看山水.许多人都忽略了,桂林其实还是一座文化城.说起文化城,无论是桂林人还是外地人,都容易联想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这个联想不能说错,但不准确.桂林确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而且是国务院确定的首批二十四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然而,此历史文化名城非彼文化城.历史文化名城由政府文件认定,文化城由文化人文字和口碑认同.由国务院认定的历史文化名城在中国已经超过一百座,而由文化人文字和口碑认同的文化城,似乎只有桂林一座.

桂林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两千一百多年的历史.桂林文化城,只有六年的生命,换言之,她在历史上只存在了六年时间.这六年,即自1938年10月武汉沦陷始,至1944年11月桂林沦陷终.

在桂林两千一百多年历史上,在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历史上,六年犹如昙花一现.用昙花比喻桂林文化城可以说是一个妙喻.昙花是在黑夜中绽放,虽然花期非常短暂,但她却以刹那间的美丽,完成了一瞬间的永恒.抗战时期是中华民族遇到的最黑暗时期,桂林文化城正是绽放于中华民族历史上这个最黑暗时期,她在历史长河中存在的时间虽短,但其光彩却异常之夺目,其能量却异常之巨大,她燃烧了黑暗,穿越了时空,抵达了永恒.

一、文化流亡

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本开始占领中国东北全境的战争,1932年2月,东北全境沦陷.东北沦陷文化流亡标志性的现象,是日后被称为东北作家群的作家们流亡关内.

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军队奋起抵抗,7月29日,北平沦陷,第二天,天津也被日军占领.北平、天津沦陷文化流亡标志性的现象,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南开大学转移西南,在昆明联合成立了西南联合大学.

1937年11月11日,中国军队在上海抗击日军九十天之后,终告失败,上海沦陷.上海沦陷文化流亡标志性的现象,是茅盾、巴金、郁达夫、艾青、施蛰存、冯至、丁西林、张天翼、沙汀、萧军、萧红、胡风、夏衍这批重要的上海作家流亡内地.

1937年12月14日,南京保卫战以中国军队的失败告终.南京沦陷文化流亡标志性的现象,是 大学迁至重庆.

1938年10月21日,中国军队撤出广州,广州沦陷.

1938年10月26日,日军占领武汉三镇.武汉沦陷文化流亡标志性的现象是“文协”(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和“三厅”(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内迁重庆.

1941年12月7日,日本联合舰队不宣而战,空袭美国太平洋舰队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第二天,日军进攻香港,12月25日, . 文化流亡标志性的现象,是东江纵队营救千名文化人返回内地.

作为广西的省会,桂林在地理交通和政治军事上有着极其特殊的地位.

从地理交通上看,桂林居于广州、长沙、南宁、贵阳的中心,联结了华南和西南,辐射了东南亚和整个西南大后方,是中国西南大后方抗战的门户城市,中国和香港及海外联络的枢纽城市.

从政治军事上看,桂林是国民党桂系的大本营.虽然桂系属于地方政治军事集团,但其政治目标并不局限于广西一隅.20世纪30年代桂系提出“建设广西、复兴中国”的目标,“政治上求自治,经济上求自给,军事上求自卫,文化上求自觉”,苦干、硬干,使广西成为中国朝气蓬勃的模范省.作为除 为代表的国民党 系之外实力最雄厚的地方政治军事集团,国民党桂系相对独立于国民党 集团.1938年4月,台儿庄战役成为抗战以来中国军队首次取得的战役胜利,指挥官李宗仁和白崇禧都是桂系领袖,成为极富感召力的民族英雄.为了实现其政治理想,桂系在文化上表现出远远胜于 系的较大的包容性.此外,1938年11月,经过白崇禧的同意,在周恩来的领导下,成立了八路军驻桂林办事处.八路军驻桂林办事处的存在,也成为桂林政治文化包容性的重要证据.

正是因为这种特殊的地理交通、政治军事,桂林成为抗战时期文化人主动或者被动选择的流亡目的地.其中,流亡桂林的两次高峰分别是1938年10月的广州和武汉相继沦陷和1941年12月的 .

1938年10月20日,于广州沦陷前一天,巴金和未婚妻萧珊撤出广州,11月抵达桂林,当选文协桂林分会理事.

广州沦陷后,夏衍和《救亡日报》同人离开广州,于11月7日到达桂林.

司马文森,广州沦陷前夕,随第四战区长官部撤往粤北山区,1939年5月,抵达桂林.

由郭沫若担任厅长的国民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聚集了大批文化人,武汉沦陷前后,和第三厅有关的许多文化人到了桂林.

1938年10月,武汉陷落,孙陵随第三厅撤往桂林.

胡愈之受周恩来指派和范长江一道经过将近一个月的长途跋涉于1938年11月下旬到达桂林.

张铁生,1938年在武汉担任第三厅的设计委员,武汉失守前夕随第三厅撤退到长沙,11月下旬到达桂林,和范长江一起创办国际新闻社.

1938年12月3日,郭沫若带领第三厅抵达桂林,在桂林,第三厅进行了调整,原来的三个处九个科只能保留四个科,郭沫若将第三厅部分人员留在桂林组成了桂林行营政治部第三科,张志让任科长.

1938年,王鲁彦在政治部第三厅工作,武汉沦陷后,12月抵达桂林.在桂林行营政治部第三科工作,担任文协桂林分会主席.

张曙,1938年随第三厅离开武汉,长沙大火后,12月16日到达桂林.

林路,1938年在武汉参加了田汉领导的三厅六处工作,12月16日和张曙一起随三厅撤退到桂林,张曙遇难后,接替张曙在桂林行营政治部工作.

廖冰兄,在武汉参加叶浅予、张乐平等组织的漫画宣传队,后来该队归属第三厅领导,1939年初,廖冰兄随漫画宣传队到达桂林.

抗战时期论文参考资料:

抗战精神论文

结论:抗战时期中华民族心灵归宿为关于抗战时期方面的论文题目、论文提纲、抗战时期日本占领地图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