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民办院校论文范文资料 与民办院校开展大学生三下乡实践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民办院校范文 科目:发表论文 2024-02-28

《民办院校开展大学生三下乡实践》:本论文可用于民办院校论文范文参考下载,民办院校相关论文写作参考研究。

摘 要: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是高校育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基层社会实践,传播了先进文化,培养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素质,不断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民办院校组织“三下乡”实践活动在经费、学生参和度、基地建设等出现了不少问题,对于日后民办院校如何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值得我们思考.

关键词:“三下乡” 社会实践 民办院校

一、“三下乡”社会实践对大学生的意义

1.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意识,引导学生的成长成才.当今大学生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平时在衣食住行等方面都受到家长的悉心照顾,部分家庭教育有缺失,使得学生缺乏感恩、服务、奉献、团体协作等精神.“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是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直接形式,通过参和下乡实践活动,共同建立服务团队,贴近农村,让学生深入体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用实际行动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增添一份力量.从锻炼自我中正确地认识自我、认识基层、增长才干,真正在“三下乡”活动中丰富了人生阅历.

2.磨砺意志,学会自我管理,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大学生走进农民的生活,通过深刻体验农村状况和农民的生活现状,端正大学生的思想认识,体会民间的疾苦,帮助他们树立艰苦奋斗的思想,培养他们尊重劳动成果、热爱劳动和尊重劳动人民的情感.磨练了大学生的意志,同时还提高了同学们的组织协调、独立思考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了解国情,增强社会责任感,服务新农村,传播先进的技术和文化.大学生“三下乡”不但能够把党的政策和党的温暖带到农村,把文明新风和 法制带到农村,同时也将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传播到农村中去,帮助农民解决一些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提高他们的科技文化素质.通过对发展较快地区的分析和对落后地区的深入了解,将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和农村的实际相结合,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内涵.同时大学生们还可以对农村的科学发展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供地方政府和广大的农民同志们参考,为改变乡村面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美丽的“中国梦”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4.促使课堂所学专业知识和实践相结合,提升社会实践能力.“三下乡”社会实践是大学生通过实践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重要途径.课堂教学中也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进社会”,在实践中检验所学的理论,不断积累知识,不断查漏补缺,提高理论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走近农村支教、调研、文化宣传、文艺演出等,在客观上弥补了在校园动手实践能力不足.

二、民办院校“三下乡”现状

1.学校实践经费不足,保障不力.目前,民办大学生“三下乡”活动的经费主要由校团委、院系和学生自筹.学校的拨款数量有限,面对全校多支队伍,每个队伍获得的经费支持更是有限.在实践中学生“吃住”都在实践基地,又不能给当地政府增加负担,那么经费用问题就不可回避.对于经费的预算,对团队来说是一个考验,实践时间长,费用必然相应增多,然而时间太短,活动成效不大.由于经费的限制,有时一些很好的项目无法实施,影响了服务效果.

2.参和面有限,学生参和热情不高.由于经费有限,也考虑现实的可操作性,不可能组织全部在校学生参和“三下乡”,在民办学校里,学生党员、优秀学生干部和有特长学生选中参和的几率比较大,对于普通学生采取分散参加社会实践.在实际中,我们也发现真正主动参加的同学不多,有的同学觉得“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不过是一种纯粹的形式主义,不愿意参加.

3.活动内容单一,学生马虎应付.活动内容重视开头忽视收尾工作,在注重对外宣传时忽略社会实践要达到的目的和实际要取得效果.学生把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当作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来执行,有些学生认为活动无非是拍个照片,写个调研报告,缺乏创新,未能真正意识到社会实践作为一种有效教育载体的真正意义.

4.“三下乡”活动成果转化环节不受重视.在整个“三下乡”实践期间,队伍经过大量的调查研究所形成的调研成果得不到重视.活动结束后,会有各种评优各种学生作品表彰,然而调研成果却被遗忘了,仅成为一个备案,其经济价值、社会效用得不到深入的挖掘,最后也是不了了之,对社会进步的贡献不大.

5.不注重后期实践基地建设,活动连续性不强.在民办院校中,下乡实践基地建设还有待加强.因对接资源有限,很多时候地点是依靠老师或者同学的关系匆忙对接.在实践活动结束后,没能对活动基地回访,下次活动又选择了不同的地方,没能持续地深入了解一个地区的实际情况,这就造成了活动缺乏持续性和稳定性.

三、促进民办院校“三下乡”活动的措施

1.积极准备,科学做好活动预算.在活动启动前期,做好各项工作的筹备,拓宽经费渠道,扩大社会交流合作,争取达到共赢,增加资金来源.学校、院系和自筹经费毕竟有限,学校、院系在拿出固定资金支持活动的同时,应争取得到媒体的支持或社会企事业单位的资助,通过赞助的形式,不仅解决经费不足,还能为扩大企业在社会的影响力,实现企业价值.

2.调整心态,提升队伍素质,鼓励专业教师参和,形成良好互动.“三下乡”前要对学生进行系统培训,包括思想教育、心理素质、体能拓展、技能培训等.在下乡的过程让学生学会独立,懂得做好队伍工作安排和培养团体协助精神,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队员们要有积极的活动心态,要心怀锻炼自己、发展自己的信念去下乡帮扶,而不是带着好玩、旅游的念头去下乡.此外,除了让党政干部和辅导员参加指导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外,还可以鼓励专业教师参和,增加服务的专业性和针对性,这样可以引导学生把社会实践和专业知识学习很好地结合起来.

3.拓宽思路,丰富实践活动内容,不能流于形式.积极探索开展内容丰富、形式新颖、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社会服务活动,更贴近农村的生活,使大学生更能深入地了解农村和农业发展现状,也真正满足新时期农村和农民多方面、多样化的需要.

4.扩大成果宣传,交流成果.活动后通过撰写活动心得、组织活动剪影展、召开交流座谈会、宣讲会、报纸、网站途径总结宣传实践活动的成果,为学生社会实践营造良好的氛围,巩固取得的实践成果,并尽可能将成果转化为推动当地建设和发展的技术力量.为此,可以设立专门的网站、博客或者微信公众平台,为大学生提供分享经验的平台和渠道.互相交流和思想的碰撞可能会有新的收获、带来新的启示,使得团队的效益最大化,有利于“三下乡”活动在不断反思中持续改进.

5.学校要和地方政府合作,稳定并推动实践基地建设.学校要重视实践活动的质量,推进和地方政府合作,建立暑期社会实践基地.或者固定选择一部分学生家庭所在地作为实践基地,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尽快熟悉环境进行深人的调查研究,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学生更加了解和热爱自己的家乡,在实践过程中树立服务家乡的意识,从长远来看无论对学校、学生或地方政府都具有良好的效益.此外还要多关注基地的后期跟踪,形成基地建设的连续性,使得活动能持久在同一地方开展.

总之,开展大学生“三下乡”活动体现了社会、高校、学生的共同需求.民办院校对“三下乡”实践活动要引起重视,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探索创新.结合时 展需要和学校实际,不断创新活动的形式和内容,才能使大学生“三下乡”活动持续健康发展.

(杨婉君,女,广州工商学院工商管理系辅导员.)

参考文献

[1]廖妍.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意义及其问题研究[J].理论广角,2009(3):248-249

[2]梁建康.高校共青团“三下乡”社会实践创新思考[J].怀化学院学报, 32(7):98-100

[3]夏晓昀.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SWOT分析及对策[J].学生管理,(49):52

民办院校论文参考资料:

结论:民办院校开展大学生三下乡实践为大学硕士与本科民办院校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关于免费教你怎么写国家承认的民办大学方面论文范文。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