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立意论文范文资料 与基于教材解读提炼教学立意三重境界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立意范文 科目:毕业论文 2024-03-30

《基于教材解读提炼教学立意三重境界》:本论文为免费优秀的关于立意论文范文资料,可用于相关论文写作参考。

【摘 要】教学立意是教学的灵魂,教材解读则是教师的基本素养,在解读教材的基础上提炼教学立意,会呈现出三种不同的境界:熟读精思,以教材的显性主题作为教学立意,解构重组,从教材的隐性信息中发掘教学立意,征引学术,从史学研究的新成果中寻找新的教学立意.三重境界有深浅之分,但无高下之别,教学立意不应一味追求专业化和学术性,而应从实际出发,选择更加适合学情的教学立意.

【关键词】教材解读;教学立意;境界;学术成果

【作者简介】刘晓兵,江苏省沛县第二中学(江苏沛县,221600)教师,副校长,中学高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

历史是一门塑造人的课程,她的价值不仅在于知识的传输,学科能力的培养,更“涉及人类的信仰,文化的选择、传承和发展等精神领域”,所培养的是“能够从历史中获得自省且释放文明光芒的人”[1].因此,历史课堂应该是有灵魂的,有立意的;历史教学则应该是富有穿透力的,它能透过知识的表层符号,借助各种逻辑形式,进入到意义塑造的内核.如果我们把课堂教学过程看作一支箭的话,那么这只箭的箭簇就是具有内在张力和通透质感的教学立意,它既引领着课堂教学的方向,也是表达教学价值诉求的最主要的着力点.

教学立意是教师对教学内容提出的观点、主张和视角[2],是教师在理解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形成的“史识”.教学立意是一种“个性化”的表达,由于观念、学养和占有资料等方面的差异,不同的教师面对相同的教学内容,会形成多个不同的教学立意;同样, 师面对相同内容,也可以变换视角形成多个不同的教学立意.

教学立意是对教学内容的提炼,而教材是最主要的教学资源,确立高格调的教学立意自然就离不开教师对教材的深度解读.笔者以为,教材解读是教师的基本素养,当下中学历史教师解读教材呈现出六个层次.一是最为原始的平铺直叙,照本宣科,以“本”为本.二是立足知识视角,强调考点的整理和提取.教师教学时只见“树木”(一个个的知识点),不见“森林”(教材的整体架构和内在思想).三是“语文”式的注解,即对教材中的疑难词句、核心概念进行必要的解释,以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这三种解读层次是递进的,后者略优于前者,但都没有跳出“知识授受主义”的窠臼,只得其“言”,未得其“意”,无法建立起教学立意的有效基础.第四个层次是能对课文进行通透的感知,理解课文核心概念的同时又能深入领会教材所要传递的内在精神.第五个层次是在熟稔把握教材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必要的整合联系,在解构之后进行教材重构,以寻找更顺畅新颖的教学路径.第六个层次是能够跳出教材的文本系统,借助新的史学研究成果对教材进行反观*,先“入”后“出”地对教材进行发展活化.[3]后三个层次基本实现了教材“为我所用”,依托教材而又高于教材.以这三个解读层次为基础提炼教学立意,会呈现出三重不同的教学立意境界.下面笔者就借助人民版《新文化运动》一课作简要阐述.

一、熟读精思表教材欲达之意

历史教材呈现的是编者所理解和认同的历史.从大的层面讲,它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国家意志,从小的层面说,它是编者对历史的阐释.就像文章一样,教材有着自己的内在精神和主题,教师领会并借用教材呈现的价值诉求作为自己课堂的教学立意,是一种简便而又具有实效的做法.

一般情况下,教材会用明白的文字向我们传递编者的观念和主张,这是我们设计教学时首先要关注的问题.从教材显性表达中领略课文主旨有三个着力点:标题、核心概念和高频词语.把握住这三个着力点就能清楚地理解教材主旨,教学立意和教学设计就可以从这里展开.

人民版必修三《新文化运动》是高二上学期的内容,课文共三个子目:“新青年和新觉醒”“高扬科学 大旗”“新文化运动的意义”,分别简要介绍了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和兴起、内容和过程、意义和局限,编排思路清晰简约,是历史教材基本的叙述逻辑.本课的标题和核心概念是一致的,即“新文化运动”, 提炼教学立意比较简易的办法就是以此为思维起点,渐次思考如下问题:既曰“新文化”,“新”在何处?这种“新文化”从何而来?内涵之新还是形式之新,抑或兼而有之?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新文化在这时出现?和“新”相对的是“旧”,那“旧”文化是指什么?新旧之间的主要差异和根本分歧是什么?两种文化的冲突碰撞是如何展开的?对社会和时代产生了哪些影响?经过这一番思考,结合教材内容,本课的教学立意就呼之欲出了:新制度需要新思想;《新青年》呼唤新觉醒;新文学传播新观念;新文化引领新时代.教学过程就可以按这四个部分进行.

如果以高频词语作为教学立意切入点的话,我们不难发现,“ ”和“科学”出现频率最高.不仅第二目“高扬科学 大旗”重点阐释了这两个词语,而且在第一目和第三目中也多次出现这两个词.据笔者统计,正文部分不足2000字的内容中,“科学”一词出现14次,“ ”一词出现13次.课文编写的理路是这样的:源自于西方的 和科学思想本应在民国创立后长足发展,却被复古逆流和复辟活动所阻碍,进步知识分子为了拔除这些历史深处的障碍,主要以白话文为武器,掀起了批孔除旧的社会风潮,使 和科学成为一种社会意识和价值观念,近代中国社会逐渐向自由、平等、理性的方向迈进.思考至此,我们就可以把本课的教学立意提炼为: 和科学之槌,擂响了思想解放的战鼓,唤起了理性的解放和精神的觉醒.教学探究流程可以设计为三个阶段: 和科学倡行之时(背景篇); 和科学鼓吹之事(内容篇); 和科学实践之思(评价篇).

二、解构重组展教材言外之意

历史事实是唯一的,而历史书写则是多元的,为培养学生多角度审视问题的能力,在所展示的显性主题之外,教材还会有意无意地向我们提供一些多样化的观念和视角,这就为我们提炼教学立意打开了一扇新窗.这些视角和观念不似核心主题那么清晰,它可能隐藏在字里行间,也可能存在于教材的非正文内容中,还可能隐含在相关章节的关联和迁移中,捕捉并提炼它,需要教师对教材进行深度思考甚至解构重组.教师可以对相关联章节内容进行取舍、整合,抽取共性思想;可以借助他处运用的史学观念对本课内容进行创新性解读,获得新的“史识”;可以抓住教材非正文栏目中的论点进行生发阐释,搭建理解历史的桥梁;也可以利用教材引用的史实细节进行拓展延伸,深化对历史的感悟,等等.无论哪一做法,都是要透过教材的显性表述,进入到文本系统的深处,发掘提炼教材的言外之意.

立意论文参考资料:

结论:基于教材解读提炼教学立意三重境界为关于本文可作为相关专业立意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作文立意怎么写示范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