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魏晋南北朝论文范文资料 与魏晋南北朝隋唐儒家民族思想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魏晋南北朝范文 科目:发表论文 2024-01-31

《魏晋南北朝隋唐儒家民族思想》:这篇魏晋南北朝论文范文为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可用于相关写作参考。

摘 要:魏晋南北朝隋唐儒家民族思想是广博多元的.《徙戎论》尖锐地指出民族矛盾将是导致中国政权更迭的根本原因.王通打破了儒家以种族论正统的传统,转以王道和民心所向作为正统的标准,而不分种族出身.唐儒则把儒家民族思想引向文化层面的儒佛之争,最终逐步消解了华夏文化中心论.这些思想在儒学史上都具有首创意义,并在今后思想发展申起着重要的承前启后的作用.

关键词:魏晋南北朝隋唐;儒家;民族;夷夏

中图分类号:B22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387(2010)04-0108-03

魏晋南北朝隋唐虽是儒家文化处于低谷衰落的一个时期,但不代表具体在民族思想方面也毫无建树.相反,这一时期由于是我国各民族大迁徙和融合的时期,且经常处于群雄割据、汉族和少数民族所建政权鼎立并存的状态,因此,注定了儒家民族思想在这一时期有着巨大的飞跃和提升,值得我们认真的反思和研究.

一、江统及其《徙戎论》

江统,字应元,西晋末年人,是当时儒家的代表人物.时,匈奴、鲜卑、氐、羌等族不断内迁,并在归附的名义下,大批进入中原,和当地汉族杂居.由于文化习俗及民族利益诉求的差异,人居内地的少数民族时常和汉族政权发生冲突,如:公元294年,匈奴人郝散起兵攻上党:公元296年夏,其弟郝度元又起兵反晋;同年八月,氐族首领齐万年又率领氐、羌人民,进围泾阳,并威慑关中.为防患计,江统作《徙戎论》上奏给皇帝,要求将人居中原的少数民族迂回他们原来居住地.不使华夷混居.他的理由主要集中在这几个方面:

1、“内诸夏而外夷狄”的历史传统.由于长期处于生产力发展的较高水平,华夏族一直居住在中原这块沃土上,少数民族则居住在周边偏远的地方,因此,很自然地就形成了华夏居中,戎、狄、蛮、夷居边的“五方格局”.这种居住格局至少确立于西周时期,甚至早在夏朝就已成型.根据这种历史传统,江统说:“夫夷蛮戎狄,谓之四夷,九服之制,地在要荒.《春秋》之义.内诸夏而外夷狄.等或居绝域之外,山河之表,崎岖川谷阻险之地,和中国壤断土隔,不相侵涉,赋役不及,正朔不加,故曰:‘天子有道,守在四夷’.”自古以来,戎、狄、蛮、夷就居住在和“中国壤断土隔”的偏远地区,互不侵犯,所以,古代有道的天子只会防备“四夷”,而不会让他们进入中原和华夏混居.

2、夷狄和华夏的文化差异.伴随着居住地域不同而来的就是民族风俗习惯及其文化的差异,这是民族身份识别的根基.如江统说:“以其言语不通,贽币不同,法俗诡异,种类乖殊.”从不同的语言、货币、风俗制度就可以判断出华夏和夷狄完全是不同的族类.,所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种民族差别在其来看完全代表着民族品格的差距.他认为:夷狄生性“贪婪,凶悍不仁,四夷之中,戎狄为甚.弱则畏服,强则侵叛”;华夏族则为礼仪之邦、衣冠之乡,有着高贵的仁义道德品质.因此.华夏和夷狄不应同处,如同君子和小人不可以混淆一样.

3、王朝兴衰的经验教训.中国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共存的国家.所以历史上的中原王朝兴衰总和民族冲突相为表里,夷狄进驻中原往往就是典型的标志.对此,江统了解得非常清晰.他说:“申缯之祸,颠覆宗周.襄公要秦,遽兴姜戎.当春秋时,义渠、大荔居秦晋之域,陆浑、阴戎处伊洛之间,酆瞒之属害及济东,侵入齐宋,陵虐邢卫,南夷和北狄交侵,中国不绝若线.”在历史上,西周灭亡于犬戎的入侵,秦因惨败于姜戎而失去中原霸主的地位,齐、宋、邢、卫又曾因长期饱受陆浑、阴戎等夷狄的侵犯之苦而岌岌可危,所以,如果让夷狄全部进驻中原,那么华夏诸国的灭亡就指日可待了.但遗憾的是,后代的中原君主并没有吸取历史的教训,往往因一时之利主动允许夷狄入居中原,在某种意义上,这就是中国自汉至魏晋战乱迭起的原因.因此,为了避免历史再次重演,江统要求把人居中原的夷狄迁会原居地.

在江统上奏《徙戎论》后.“未及十年,而夷狄乱华,时服其深识”.这说明江统的民族思想虽有偏颇保守之处,但也不乏真知灼见.至少他已经看到了,自西周以来,中国就是一个多民族杂居的国家.此后.由于民族的迁移, 朝廷的屯田、戍边等政策,逐渐形成了中国境内各民族杂居的分布状态.这既有利了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也增加了引爆民族矛盾的几率.如何在这种复杂的民族关系中趋利避害,确实是一个让人难解的问题.

二、“夷狄之德,黎民怀之”

西晋灭亡后,中国就进入了五胡十六国和南北朝时期.北方少数民族纷纷入主中原,建立自己的政权.为更好地融人华夏、适应中原的生产、生活方式,他们纷纷利用儒家文化改造自己原有的文化.于是,儒家文化不再仅仅是华夏的儒家文化,也是其他少数民族的儒家文化.这种情势必然推动儒家在民族思想方面逐步走向开明包容,直至提出“夷狄之德,黎民怀之”的思想.其代表者即是隋代大儒王通.他说:“天命不于长,惟归有德.夷狄之德,黎民怀之.”意即是,天命不是永恒不变的,根据是否有德性是否有行王道这个标准而授予君王的位置.无论华夏族还是少数民族只要实行“仁政”、践履王道就会得到民众的认同和归附.长期以来,儒家都提倡一种华夏“正统”的观念,认为只有华夏族才有资格统治中原乃至天下,少数民族只能处于被统治的地位,否则,即视为不顺“天命”的乱臣贼子.如董仲舒说:“三统之变,近夷遐方无有,生煞者独中国.”“三统说”是董仲舒最独特的历史观.认为每个相继的朝代都要改正朔,易服色,以承天命,获得统治天下的合法权.但这种权利只能属于中原诸夏之国,夷狄之国是没有资格的,夷狄只能在中国的统治下.但实际情况是,华夏君主并不一定都个个都顺应天命,爱民如子,有时他们的残暴比夷狄统治者有过之而无不及;相反,一些少数民族的英明领袖更体现了天命,如前燕的慕容魔、前秦的符坚,中原民众在他们的领导下反而生活的更滋润.这种刺眼的现实必然逼迫儒家改变自己以种族论天命的传统.当时,有人问“符坚是不是晋朝的乱臣贼子”,王通义正言辞地回答道:“晋制至私之命,故符秦、王猛不得而事也.”晋朝统治者荒淫无度,只想着争权夺利而置百姓生死于不顾,这种君主又何必让符坚、王猛这样有才华的人因愚忠而殉葬呢!这才叫真正的“应天顺命,安国济民”之举措:“符秦何逆?三十余年,中国士民,东西南北,自远而至,猛之力也.”他又以热情的言辞歌颂了北魏孝文帝:“元魏之有主,其孝文之所为乎?中国之道不坠,孝文之力也.”魏孝文帝雄才大略,为顺应时势毅然放弃本民族的传统而恭行儒教,广施仁义,惠及百姓,“中国之道不坠,孝文之力也”,而那些偏安一隅、只图享乐的南朝小国之君主不正是不仁不义的夷狄:“齐、梁、陈之德,斥之于四夷也”叫.相应,对那些顺应天命、愿意归顺少数民族政权的汉族文人,王通也不鄙弃甚至给予非常高的评价,如前秦符坚最重要的谋臣王猛,

魏晋南北朝论文参考资料:

结论:魏晋南北朝隋唐儒家民族思想为关于对不知道怎么写魏晋南北朝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朝代顺序表口诀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