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抗战时期论文范文资料 与谭克敏和抗战时期贵州的新县制改革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抗战时期范文 科目:发表论文 2024-02-02

《谭克敏和抗战时期贵州的新县制改革》:本论文为您写抗战时期毕业论文范文和职称论文提供相关论文参考文献,可免费下载。

摘 要:国民政府于1935年结束地方军绅势力长期控制贵州的局面.随后在县以下推行保甲制,加大国家权力向地方社会渗透的力度,希望将基层社会全面纳入国民政府的掌控之中,但收效甚微.1940年,谭克敏就任贵州省政府民政厅长后,开始大力推行新县制,内容包括整理行政区域、调整行政机构、创建民意机关、训练基层干部等诸多方面.谭克敏作为贵州出生的本土官员,其主持的民政厅成为贯彻意志和协调地方利益的关键机构.在人才缺乏、经费拮据的情况下,通过新县制的实施,国家权力在贵州基层社会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向下渗透.

关键词:谭克敏 新县制 贵州 国民政府

中图分类号:K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705(2013)01-96-103

国民政府于1935年结束地方军绅势力长期控制贵州的局面,随后在县以下推行保甲制,加大国家权力向地方社会的渗透力度,希望将基层社会全面纳入国民政府的掌控之中,但收效甚微.1937年,派实业部长吴鼎昌担任贵州省政府主席,不久又兼任滇黔绥靖公署副主任和贵州省保安司令,总揽贵州军政大权.吴作为委派官员,其施政方略多作眼于政府需要和全国局面考虑.1940年,谭克敏就任贵州省政府民政厅长,在谭克敏主持下,民政厅成为国民政府影响贵州地方社会和推动国民党政权向基层延伸的关键机构.通过实行新县制,县以下建立乡(镇)、村两级基层政权,各县级政权结束了基层政权的历史.近年来,新县制逐渐成为学界关注的热门领域,有从宏观层面研究国民党实施新县制的目的、成效和意义,有从微观层面讨论不同区域实施新县制的具体情况,并有相关专著和学位论文面世.但已有成果倾ll重区域性研究,且多集中于新县制实行较早的省份,关于新县制在贵州的实施情况尚未受到学界关注.尽管现有成果不乏高水平研究,但中国地域辽阔,各地区的地理、历史、经济、政治和文化状况都不一样,新县制在不同的省份和地区的实施情况也不尽相同.系统考察谭克敏对贵州新县制的推动,审视在新县制实施中提出的种种措施以及面临的诸多困难,不仅可能深人了解国民政府统治时期贵州乡(镇)村两级政权组织产生的历史、组织方式和运行机制,且而还有助于认识抗战时期基层社会的变动和对当时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也有助于了解抗战时期国民政府新县制实施的全面概况.

一、谭克敏主持民政厅前贵州的状况

谭克敏(1896—1952),字时钦,贵州平越(今福泉)人.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历任中国国民党党部青年部秘书、国民革命军第八路总指挥部政治处主任、甘肃视察员.1930年任国民政府军政部秘书,193l年任甘肃省政府委员兼财政厅厅长.1933年起,任青海省政府委员兼民政厅厅长、省政府秘书长、财政厅厅长等职.1940年12月至1945年10月任贵州省政府委员兼民政厅厅长.1948年当选为行宪国大代表.谭克敏与贵州政治结缘始于1928年奉北伐参谋长李济深之命回贵州考察,并负责与周西成联络协议,劝其参与北伐大业.“七七事变”后,奉何应钦电召,回贵州就任省政府委员兼民政厅长,开始其在贵州推行新县制的历程.

新县制实施之前,贵州省内大部分地区没有乡、镇一级建制,县以下是区、团、保、甲.国民政府取得政权后,贵州形式上纳人管辖范围,改省行政公署为省政府,将政务厅改为民政厅,作为管理基层政权的政务机构.并遵从“总理遗教”,实施“训政”,地方自治则为训政时期中心工作.地方自治的内容为:“选派合格人员协办自治,设立筹办自治机关,养成自治人才,确定自治经费,规定县以下为自治区域,清查户口,训练民众试用政权,完成县自治八项.”1929年,国民政府修改《县组织法》,颁布《乡镇自治实行法》、《区自治实行法》,将区、村(里)、间、邻四级组织中的村改为乡,里改为镇.1930年起,贵州开始实施地方区域自治,省内开始划设乡、镇;规定百户以上的村寨设乡,不满百户的联合附近的村寨编为乡,乡设乡公所和乡长.百户以上的场街设镇,不满百户的场街设乡,镇设镇公所和镇长.乡、镇上属区,下辖间、邻.1932年,国民党政治会议通过《地方自治原则》,确定县以下的乡镇村等均为自治团体,受县政府指挥监督.地方自治分为三期:(一)扶植时期,在此时期,县市参议员由县市长聘任部分专家组成,负责筹备地方自治;(二)自治开始时期,在此时期,县市长由政府任命,县市议会由人民选举,乡镇村长由人民选举;(三)自治完成时期,此时,县市长、议会、乡镇村长均民选,人民开始实行罢免、创制、复决各权.形式上国民政府在基层社会建立起了完整的自治体系,由于“层级过多、机构庞大,各县之人力财力,两有不及,行政效率,反而停顿”,各地“依法组织者非常之少”;此外,贵州名义上隶属于国民政府,实际上仍是地方军事实力派控制政局.1929年后,国民政府任命毛光翔为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五军军长兼贵州省政府主席,主导贵州政务.1932年,继毛光翔之后,王家烈、犹国材靠武力相继登台,独掌军、民两政大权,国民政府所颁《省政府组织法》在贵州并未得到有效贯彻与实施.对此,“国民政府不仅知其然,而且小心翼翼地顺其然.”1935年国民政府才正式结束贵州军阀统治,开始实际接管贵州,并推行保甲制度,全省取消乡、镇建制,建立保甲体系,设立县、区、保地方行政组织.但抗战前,国民政府统治重心在东南沿海各省,对贵州等边远省份重视不够,一方面因贵州经济欠发达,另一方因为国民政府势力还未能实现完全控制.

南京沦陷后,国民政府迁到重庆,贵州作为陪都屏障和西南交通枢纽,不仅地理位置重要,而且还是支援全国抗战的战略大后方,对贵州进行全面革新整合,尤为重要,加之国民政府也希望借此机会强化对基层的渗透.在面临“敌国外患”和“各省军人割据”的情况下,国民政府“受着这种种危难之刺激,深觉民族国家的复兴大业,应从‘庶政’改革人手,而改革庶政的基础,是在于为‘政治骨干’的县政建设”.1939年9月19日,重庆国民政府颁布“新县制”的纲领性文件《县各级组织纲要》,决定从1940年1月1日起在国统区实施新县制.随之相继颁布《县参议会组织暂行条例》、《乡镇组织暂行条例》和《地方自治实施方案》等法规,明确规定“县为地方自治单位”,决定“使党与政之在各地,确能融洽于一炉”.恫时还希望“唤起民众,发动民力,加强地方自治组织,促进地方自治事业,以奠定革命建国的基础”.随后在全国有17个省份宣布推行新县制.为适应抗战新形势,1941年至1945年贵州开启了新县制下乡(镇)村基层政权的革新历程,新县制的统筹与实施主要由谭克敏主持的民政厅负责.

抗战时期论文参考资料:

抗战精神论文

结论:谭克敏和抗战时期贵州的新县制改革为适合抗战时期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相关本科毕业论文,相关抗战时期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