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课本剧论文范文资料 与利用课本剧提高小学生语文素养微探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课本剧范文 科目:学位论文 2024-04-01

《利用课本剧提高小学生语文素养微探》:这是一篇与课本剧论文范文相关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资料,为你的论文写作提供参考。

摘 要:在众多的课程设置中,语文课程向来处于基础性地位.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同时,语文学科具有多维性质,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言语技能的习得性、个性创新思维的超越性和人文蕴含的丰富性都在语文学科中得以全面体现.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我们尝试将课本剧和语文教学结合起来,并通过实践在这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课本剧;小学生;语文素养

一、课本剧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一直以来语文阅读教学主要是系统学习阅读文章,以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问题为主要教学方法.学生厌倦了一成不变的学习方式,也很难在语文阅读课中获得个性化阅读体验.

教育家洛克曾说:“最好是把儿童的学习变成一种游戏似的,使儿童在游戏中学习知识,这是优良教育的基本原则.”我们正在努力改变语文课堂“重结论、轻过程,重传授、轻领悟,重知识、轻智慧 ”的现状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课本剧表演活动,将有利于学生在探究的乐趣中诱发动机,在体验的乐趣中陶冶情感,在活动的乐趣中展现个性,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

在这次的课题实践中,老师们引导学生先将课本中短小的课文改编成课本剧进行表演,激发学生对文本的兴趣.再引导学生将课外的书籍中的一些章节进行改编和表演,进一步引起学生对文学的兴趣.在三年级的课本剧表演活动中,教师引导学生将《西游记》中的一个章节《孙悟空三借芭蕉扇》改编成课本剧进行表演.几位小演员通过对此章节的仔细琢磨和生动表演,将文本生动地再现.观看表演的同学也由此对《西游记》有所认识,产生了浓厚的阅读兴趣.继而兴趣点会转移到四大名著的另外三本甚至更多的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上.

二、课本剧的演出明显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各学段关于朗读的目标中都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要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其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发现一个班上只有为数不多的学生能够做到有感情地朗读,大多数学生朗读时还是语调平平,不能很好地表达文章的情感.学生的朗读缺乏情感的主要原因在于,对句意没有自己的理解和感受,缺少情感体验,不能和文字产生共鸣.或者是能理解文本表达的意思,却不能恰如其分地用语言表达出来.

为了让学生更为生动地表演课本剧,在排练的过程中,老师们重点指导小演员对关键语言文字的理解和感悟让小演员能结合自己的实际,产生切身体会,让语言文字和小演员的生活实际建立联系.如:在排演《从现在开始》的时候,猫头鹰当上了大王,要求大家伙白天休息,晚上工作.这样就打乱了动物们正常的作息,搞得大家疲惫不堪,为此大家怨声载道.一开始小演员们读不出抱怨的语气,表演没有感染力.我就引导孩子联系自己的生活感受去体会,“有一天你睡得很晚很晚,第二天一早妈妈就把你叫起床了,你的感受是怎么样的?”学生答道“没睡够,无精打采的.”“如果连续一个星期都是如此,你的感觉又是如何呢?”“那可能连头都抬不起来,眼睛都睁不开了.”经过这样一番引导,学生不仅绘声绘色地读出来了动物们少气无力的抱怨声,还创造性地加上了打哈欠、伸懒腰的动作.|

此外在排练的过程中,老师们也教给了小演员一些朗读技巧,使他们知道停顿、轻重、语气等在朗读中要如何随着表达的需要而变化,从而提高台词的表现力.表现高兴、兴奋、赞美的句子,读时音调略高,表现悲伤、失落、批评的句子时,语调要沉重、低落.随着课本剧演出面的不断扩大,更多的学生在排演的过程中得到了老师一对一的精心指导,掌握了更多的朗读技巧和方法,在课堂上朗读课文的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明显提高.

三、课本剧有助于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

编排和演出课本剧,对学生深入理解、领会文本有很大的帮助.演课本剧之前需要先将文本改编成剧本,这就必须对文本进行认真的阅读和理解,吃透课文所表达的思想内容,把握文本中角色的性格特征,研究剧本中的形象塑造.一篇课文经过这样反反复复的研读,自然可以促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在课本剧的表演中,孩子对课文内容理解得更加透彻,生动的课文语言也牢记在了心底.为了是表演更加生动,有时小演员们还需要把書面文字转换成口头语言、形体动作.通过表演实践,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四、课本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课本剧的题材大多来源于教材中的课文和一些课外书籍,但是如果仅仅按照文本内容分角色表演下来,难免会显得有些呆板和枯燥.为了达到更好的演出效果,教师就可以领着学生一起对文本内容再创造.把教材改编成课本剧的过程,就是由再造想象向创造想象飞跃的过程.如在排演《小蝌蚪找妈妈》一剧时,文本中只有五个角色,可是有七个孩子都特别想参演,这就面临着有两个人没角色可演的问题.这时我就引导孩子能不能想想办法加上两个角色.

一开始孩子没有思路,我就继续引导“故事里是小蝌蚪去询问鲤鱼、乌龟是不是他们的妈妈,我们能不能再加上两种小蝌蚪去询问的动物?”孩子想到了加上小蜻蜓和小燕子!但是这个答案并不符合文中所述的情境.我进一步引导,“故事中鲤鱼和乌龟说的小蝌蚪妈妈的特征是什么样的?再来想想该加上哪两种动物呢?”孩子回去跟表演小组的同学们讨论后加上了“大鲶鱼——它有白白的肚皮和宽宽的嘴巴.”还有一种动物实在找不到符合标准的了,就又加了一只小蝌蚪,给它加了几句台词.一年级的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能够对剧本进行小小的改动,添加上人物形象,确实非常了不起.所以在课本剧的改变过程中,老师启发学生想象,在不背离原作品的主题思想的前提下,进行大胆想象、创造,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品质非常有作用.

五、课本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什克洛夫斯基说:“艺术之所以存在,是为了使人恢复对生活的感觉,就是为了使人感觉事物,使石头显出石头的质感,艺术的目的是要使人感觉到事物,而不是仅仅知道事物......”因为感觉过程本身就是审美目的.审美价值形成人们一定的价值定向,并且创造着最高价值——人全面和谐发展的个性.小学语文教材为孩子们塑造了许多美的形象,取材于教材的课本剧,可更形象具体地展现美,学生在深入体会文本的同时,提高自身的审美价值.学生在参和表演的过程中和文本、教师、同学进行多层次、多角度对话,并深入感受文本,把握文中人物特点,明白为人处世道理,建立了自己正确的审美价值.在《有用的才是好宝贝》一句中,学生通过表演和观看明白了任何事物都不能只看外表,要看他是否还具有实用性.《美丽的大公鸡》让学生知道了做人不能骄傲,谦虚才是最美的品质.《小乌鸦爱妈妈》中塑造了一只关心孝顺妈妈的小乌鸦的形象,教育学生要孝敬父母,做一个听话懂事的好孩子.通过一个个剧目的演出,孩子们学会了分辨是非,真善美的种子在心中生根发芽,受到了美的熏陶和教育,审美能力得到提高.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课本剧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普及,它使语文教学的形式更加动态化、立体多元、活跃和丰富,使语文教学更加有声有色.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会日益浓厚,语文综合能力也会日渐提高.

参考文献

[1]《教育戏剧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实践探索》 上海师范大学 2015

[2]约翰·洛克.教育漫话(徐大建译)[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课本剧论文参考资料:

结课论文格式模板

自然辩证法结课论文

科学课杂志

土木工程概论结课论文

大学生就业指导结课论文

结课论文

结论:利用课本剧提高小学生语文素养微探为关于本文可作为相关专业课本剧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小学课本剧剧本大全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