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聊斋俚曲论文范文资料 与聊斋俚曲佛道熟语例释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聊斋俚曲范文 科目:发表论文 2024-02-08

《聊斋俚曲佛道熟语例释》:本论文主要论述了聊斋俚曲论文范文相关的参考文献,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参考作用。

摘 要:聊斋俚曲是明末清初蒲松龄利用流传于当时的时调俗曲作曲牌,用白话及淄川一带的方言俚语填词创作的长篇讲唱叙事故事.创作中,作者从民间汲取了近300条熟语,其中,与佛道文化息息相关者不乏其数.梳理此类熟语,一则便于深挖蒲松龄的创作思想,二则便于把握聊斋俚曲的艺术特色.

关键词:聊斋俚曲;道教;佛教;熟语

中图分类号:H13 文献标识码:A

聊斋俚曲是明末清初蒲松龄利用流传于当时的时调俗曲作曲牌,用白话及淄川一带的方言俚语填词创作的长篇讲唱叙事故事.据清雍正三年张元所撰《柳泉蒲先生墓表》,俚曲共有十四种:《墙头记》、《姑妇曲》、《慈悲曲》、《翻魇殃》、《寒森曲》、《琴瑟乐》、《蓬莱宴》、《俊夜叉》、《穷汉词》、《丑俊巴》、《快曲》、《禳妒咒》、《富贵神仙》后变《磨难曲》、《增补幸云曲》(下文皆以俚曲篇目首字称代全名).但在流传中演变为十五种.这十五种俚曲“打破以往只知用南北曲作剧的陈套,而于戏剧撰作上另辟一条蹊径”,“开拓了清代戏剧的另一境界”,① “足为近代中国文艺作品之精华”(日本蒲学专家平井雅尾语).其间,蒲翁汲取民间熟语近300条,平添了聊斋俚曲的地方色彩与口语特色,而源于宗教文化的诸多熟语则昭示着蒲翁生活时代的宗教氛围与民间信仰.例释之,有助于弘扬聊斋文化.

一、佛教熟语例释

佛教对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深远,它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相传,公元前6世纪至5世纪由古印度迦毗罗卫国(在今尼泊尔南部提罗拉科特附近)王子乔达摩·悉达多(即释迦牟尼)创立,西汉哀帝元寿元年(公元前2年)时传入我国,魏晋以后广泛流传,直接渗透了我国各族人民的精神生活和学术领域.佛教的基本教义是“四圣谛”、“缘起论”与“四法印” ②.“四圣谛”即苦、集、灭、道;“缘起论”包括无造物主、无我、无常、因果相续;“四法印”指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有漏皆苦、涅槃寂静.佛教认为人有灵魂,人有三生,今生受苦,通过修行,死后灵魂可以升入西天佛国,极乐世界,否则要被阎王打入十八层地狱,永远受苦不得超生.修行的办法是吃斋、念佛、做善事、守戒律.佛教认为人生有八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五阴盛苦.总之,人生一切皆苦,可谓“苦海无边”.佛教主张明心见性、自识本心、顿悟成佛,强调“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极力张扬人的主体意识.佛教代表着古印度文明和精神文化价值,它作为一种异质文化传入中国,为中国文化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对承载这种文化的汉语也产生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蒲松龄有意识地借用佛教文化进行创作,这跟他的佛教情缘密不可分.《聊斋志异·自叙》记载:“松悬弧时,先大人梦一病瘠瞿昙,偏袒入室,药膏如钱,圆粘乳际.寤而松生,果符墨志.且也:少羸多病,长命不犹.门庭之栖寂,则冷淡如僧;笔墨之耕耘,则萧条似钵.每搔头自念:勿亦面壁人果是吾前身耶?盖有漏根因,未结人天之果;而随风荡堕,竟成藩溷之花.” ① 蒲松龄从一开始就接受佛教思想,形成了他悲天悯人、度化众生的菩萨心肠.他的苦口婆心的救世之作——聊斋俚曲就是他笃信佛教的明证.聊斋俚曲中与佛教文化有关的故事情节就像《聊斋志异》中的一样丰富多彩.《慈》中张讷劘脖子死后,自家飘飘飖飖来到阴城,巧遇拯救苦难的观音菩萨露洒杨柳而刀疮痊愈、还魂归阳、重生世间;《禳》中江城变妒为贤、移悍为柔就是静业和尚点化的结果.俚曲中与佛教相关的佛教用语比比皆是,如,“念佛”、“供佛”、“观音”、“阳世”、“阴间”、“护身佛”、“禅和子”、“三界外”、“牛头马面”、“南无弥陀”、“阿弥陀佛”等.俚曲中的佛教熟语主要有如下几条:

杀佛吃血

厨子最赃贪,肉块儿掖腰间,腚腄睡腚眼都油遍.羊落了半边,鱼落了中间,书房鸡也把胸脯儿揎.好伤天,杀佛吃血,心里怎么安? (《禳》第557页)

佛是梵语“佛佗”(Buddha)的简称,意思是“觉者”、“智者”.因他是“乘真如之道而来者”,故又简称“如来”(梵语为tathagata),其实,“如来”也就是“佛”的别名.佛教认为“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有佛性者,皆得成佛” ② ,释迦牟尼是众佛之首,其佛中之佛的地位是无可替代的,成佛是众生脱离轮回之苦、超生天界的最终目标.《禳》中“杀佛吃血”是指做了不应该做的事情.

母夜叉、俊夜叉

休了他,休了他,谁想娶了个母夜叉!不惟说见面羞,方且是可说嗄. (《姑》第76页)

佛教中有个鬼子母,其为佛教二十诸天(即护法神)之一.这个鬼子母即是一个专吃人的恶神——母夜叉,后得释迦牟尼感召而皈依佛教,“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由恶神而成善神.鬼子母的洋名为“诃梨帝母”,意译为“暴恶母”、“欢喜母”.“暴恶”名副其实,佛经《毗奈耶杂事》卷三十一说她“既取我男女充食,则是恶贼药叉.”以食人为生,称其为暴恶母,理所当然.至于欢喜母,该书说此女出生时,“容貌端严,见者爱乐”,众夜叉都很欢喜,大伙儿一商量,就给她起名叫“欢喜”.又因其为五百鬼子之母,故俗称“鬼子母”.在佛经上,她又被称作“诃梨帝药叉女”.所谓“药叉”,就是“夜叉”,梵文作Yaksa,意思是“能啖鬼”、“捷疾鬼”,有时作为一种恶魔出现,传入中国以后,成为恶鬼的代称.因其恶,常被用来指称悍泼的女性.《水浒传》中有一位做人肉包子的“母夜叉”孙二娘;蒲松龄也说:“家家床头有个夜叉在.”蒲松龄在俚曲提到夜叉15次,《俊》中的“俊夜叉”指的就是貌美而又泼辣的宗亓人的妻子张三姐.作者说:“这夜叉有俊的么?只因这个夜叉不曾吃了好人,吃的都是那些响马强盗贼,虎豹狼虫,便把他的恶处,都变成了好处,人都爱起他来了,所以说是俊夜叉.”《姑》中,安二成的老婆臧姑泼悍无比,无人能降,所以,也被视作“母夜叉”.另外,《禳》中的江城也是个典型的“母夜叉”.

阎王不如鬼公道

奉赠你带一条,两手缕缕缠在腰,果然更比灵丹妙.不过也是个拉锯鬼,还喜相公品行高,阎王不如鬼公道.

(《寒》第315页)

中国古代原本没有关于阎王的观念,佛教从古印度传入中国后,阎王作为地狱主神的信仰才开始在中国流行开来.“阎王”是从梵语中音译过来的词汇“阎魔罗阇”的简称,本意是“捆绑”,具体意思是捆绑有罪的人,也译作“阎罗(王)”、“阎魔(王)”、“琰魔”等等.在古代印度神话中,阎王是管理阴间的神,印度现存最古老的诗集《梨俱吠陀》中已经有关于阎王的传说.而阎王观念的形成可能要更早,来源也不止一个,实际上阎王在古印度有很多不同版本的传说.佛教创立后,沿用了阎王的观念,认为阎王是管理地狱的神.关于阎王的信仰传入中国后,与中国本土宗教道教的信仰系统相互影响,演变出具有汉化色彩的阎王观念:十殿阎罗,也叫阎罗王、阎王、阎王爷.俚曲提到“阎王爷”11次,“阎王”57次,“阎罗王”2次,“阎罗”51次,“鬼”近200次.《寒》文中描写了一群鬼在阎王的指使下锯解商礼的情节,“阎王不如鬼公道”用的是其本义.

现世报

一行走着心里只暗恼,人人都说骂的好,也是现世报.每日是降人,日头又倒照,才知道抄不的家里的稿.

(《姑》第62页)

若是我投了井、上了吊,再娶个来现世报,输的着急没了法,愁你不挂忘八号!(《俊》第406页)

聊斋俚曲论文参考资料:

结论:聊斋俚曲佛道熟语例释为关于对写作聊斋俚曲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聊斋俚曲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有帮助。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