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聊斋俚曲论文范文资料 与聊斋俚曲集形似致误例分析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聊斋俚曲范文 科目:专科论文 2024-03-10

《聊斋俚曲集形似致误例分析》:本论文可用于聊斋俚曲论文范文参考下载,聊斋俚曲相关论文写作参考研究。

(临沂大学 文学院,山东 临沂 276000)

摘 要: 近年来专家学者对《聊斋俚曲集》的研究热情不减,并在语言学、文献学、音韵学、音乐学、宗教学、文化学、民俗学等方面出现了一系列研究成果.相对于目前的研究成果,校勘学方面的研究还不够深入细致,路大荒先生整理出版的《聊斋俚曲集》存在脱文、衍文、断句失误、形似致误等问题,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整理有助于提高文本的阅读质量,给研究者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 《聊斋俚曲集》 校勘 蒲松龄

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其文言小说《聊斋志异》自成书以来就蜚声海外,另一部白话作品《聊斋俚曲集》却没有引起重视,近年来专家学者对《聊斋俚曲集》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研究成果,特别是冯春田的《〈聊斋俚曲〉语法研究》[1]、张泰的《〈聊斋俚曲集〉方言俗语汇释》[2]專著的出现,实现了语法、词汇研究的新突破.但是,由于年代久远,加之书写、排版等方面的原因,《聊斋俚曲集》在文字、词语、断句等方面依然存在诸多问题,由于技术的原因,加上当时作者、整理者个人因素导致形似而误的现象尤为突出,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比对、校勘,对读者和研究者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文主要对形似致误的例句进行分析,所依据的版本是1986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蒲松龄集》,所列页码为文集中的页码.

1.《墙头记》第2回840页:“王银匠上生着一炉火炭,手拿一把铁钳,热糟长放在炉边.”

今按:“糟”当为“槽”,二字读音不同,系形近而误.张泰《〈聊斋俚曲集〉方言俗语汇释》将“热糟”释为“热槽.制作首饰的模具.‘糟’为‘槽’之误”[3],是.

2.《墙头记》第1回835页:“我要地,只怕不肯,也是有的.每哩不要罢,性命要紧,斗斗胆就要一要.一个儿家十五天,十一月初一在那边,十六才把主来换.那里常在刀山上,这里又来上磨研,受罪几时满了限?待要他不敢开口,不要他冻饿难堪.”

今按:“他”当为“地”.根据上下文来看,“待要他”显然是“待要地”之误.

3.《墙头记》第4回851页:“你看又晕起来了!正说着,倒在地下.张大大叫瓦瓳子,快来!李氏出床忙问怎么来?”

今按:“床”当为“来”.“出床”不辞.

4.《墙头记》第4回852页:“张二说咱也不必瞎哭.我如今想了一个计策,这也是望空打彩,可也来必不中用.”

今按:“来”当为“未”.“来必”不辞,应是“未必”.

5.《墙头记》第4回854页:“这几年我听的说,令尊也没钱,只怕要去便了.张大说并不曾.银匠说只是如今要不的账.”

今按:“便”当为“使”.“使”有“用”的意思,口语中花钱通常说成使钱.俚曲中用例颇多.《翻魇殃》第3回:“请师傅费钱财,纵然就做秀才,两考还得十千外.你若用着使几个,去禀令堂口难开.”又第4回:“仇大郎你好偘,没钱使难住人,难住了不是真光棍.”

6.《墙头记》第4回858页:“官说你起出,和你无干.给我把两个不孝的奴才,每人打三十六板”.

今按:“六”当为“大”.古代杖刑没有三十六板之说.北魏开始实行杖刑.以后各朝代沿袭魏制,北齐杖刑分三等:三十、二十、十;北周杖刑分五等: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隋代杖刑分五等:六十、七十、八十、九十、一百;唐律规定:“杖长短粗细,不依令者笞三十.”清代杖刑沿袭明制,亦没有三十六板一说.“六”实为“大”之误.

7.《姑妇曲》第3段886页:“有刀枪,有刀枪,你使的发了才遭殃,不止说瞎了钱,还着你捱来榜.”

今按:“来”当为“夹”.“来榜”就是“夹棒”,“榜”当是“棒”的借音字.“夹棒”在俚曲中多用,《翻魇殃》第4回:“赌钱卖老婆,未必不捱夹棒.”

8.《姑妇曲》第3段888页:“二娘子太捘争,全凭吵骂过平生.旺跳的胜儿一旦死,指望女儿来送终.”

今按:“胜”当为“娇”.“胜”的任何义项都无法修饰“儿”,“娇”和“儿”为正常搭配,在俚曲中也有许多用例.《慈悲曲》第2段:“那里不知道怎么娇儿肝心的调唆他哩.”又第5段:“哭一声我的娇,骂一声死囚牢,哄着我娇儿上你的套.”《翻魇殃》第3回:“秋桂越发作弄着笑,娇儿心肝不住口,把乜孩子吃了大敲.”

9.《姑妇曲》第3段889页:“自是我不成了,怨爷娘甚不该,一言把我终身坏,他说婆婆不宜量好,我就听着胡揣歪,谁想惹的神灵怪.”

今按:“了”当为“才”.“不成了”应是“不成才”.

10.《慈悲曲》第1段893页:“孝子王祥自古传,后娘待他甚难堪:夏天跑在毒日里,隆冬差着下深湾.”

今按:“跑”当为“跪”.夏天跑在毒日里和理不通,王祥由于经常受后母 ,被罚跪在毒日里在情理之中.

11.《慈悲曲》第4段913页:“到了晚上,张诚来家问他娘:‘俺哥哥呢?’他娘说:‘甚么也好哥哩!谁知道他那里死的了!’”

今按:“也”当为“乜”.口语中“乜”有指代作用,相当于“那”.张泰《〈聊斋俚曲集〉方言俗语汇释》:“乜,那.”[4]可资为证.“乜”在俚曲中用例极多,可见是非常活跃的一个词.《翻魇殃》第2回:“秋桂越发作弄着笑,娇儿心肝不住口,把乜孩子吃了大敲.”又第3回:“使乜钱由不的心里,待分了家来去在你,寻思起那样的自在?”《寒森曲》第4回:“可怜咱爷老实的很,动动就是骨朵揎,乜女人可又难争辨.”

《翻魇殃》第9回988页:“既是回心,既是回心,就该寻思做也人.”并误.

12.《慈悲曲》第6段927页:“那猛虎将人啣,遥遥经过万重山,鞋袜全脱衣裳烂;又不曾邱个牙尖,跑了程途也够一千,丢在道旁没人见.”

今按:“邱”当为“印”.“不曾印个牙尖”是说身上没有牙咬的痕迹,即伤势不重.“邱个牙尖”则语句不通.

聊斋俚曲论文参考资料:

结论:聊斋俚曲集形似致误例分析为关于聊斋俚曲方面的的相关大学硕士和相关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聊斋俚曲艺术团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