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云汉无涯考辨论文范文资料 与云汉无涯考辨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云汉无涯考辨范文 科目:职称论文 2024-03-12

《云汉无涯考辨》:本论文为免费优秀的关于云汉无涯考辨论文范文资料,可用于相关论文写作参考。

摘 要:在古人观念中.银汉之宽度原本是目力可接的.班固《西都赋》“似云汉之无涯”,其中“之”不作助词“的”.而是作连词“和”、“和”,并且可以置换为“而”.“似云汉而无涯”.广无崖岸的并非天上的云汉.而是人间的昆明池.

关键词:云汉;之;而;无涯

银河俗称天河,又被称为云汉、霄汉、天汉、银汉等.晋张华《博物志》卷十:“旧说云:天河和海通.”并载有人居海边.年年有浮槎去来,往返不失期,其人多带干粮,乘搓而去,去十余日,奄至一处,有城郭状.房屋俨然.遥望宫中多织妇,见一男子牵牛岸边饮水.事后问蜀人严君平.方知无意间到了天河.观此人溯流而上,至天河见两岸房舍及人.可以想见在古人观念中银汉之宽度原本是目力可接的.班固《西都赋》云:“集乎豫章之宇,临乎昆明之池.左牵牛而右织女,似云汉之无涯.”昆明池建于武帝元狩三年(公元前120年).是汉武帝为训练 建造的.池的左右分立牵牛、织女石像.“似云汉之无涯”,其中“之”若作助词“的”.则班固的意思我们可以理解为:昆明池是无涯的.云汉也是无涯的.云汉既然目力可接.班固却说“无涯”.不免使人心生疑窦.

我们先说“之”字.之.可以作连词,训为和、和.《尚书·立政》:“文王罔攸兼于庶言庶狱庶慎,惟有司之牧夫.”又曰:“其勿误于庶狱,惟有司之牧夫.”皆谓有司和牧夫也.《礼记·月令》:“天子亲载耒耜,措之于参保介之御间.”郑《注》:“保介.车右也.置末于车右和御者之间.”“和”字正释“之”字.《左传》文十一年:“皇父之二子死焉.”贾《注》:“皇父和谷甥、牛父三子皆死.”二子者,公子谷甥、司寇牛父.言皇父和此二子皆死也.《孟子·万章上》:“得之不得,日有命.”言得和不得也.《孔子家语·三恕》:“夫能审其所从.此谓孝之谓贞矣.”言谓孝和谓贞也.我们再看“而”字.而亦可作连词,训为和、和,《论语·乡党》:“食噎而偈,鱼馁而肉败,不食.”言噎和偈,鱼烂和肉腐.皆不食也.《左传》昭四年:“恃险和马,而虞邻国之难.是三殆也.”言恃险和马,及虞邻之难也.又昭二十五年:“哀乐而乐哀,皆丧心也.”言哀所乐和乐所哀也.《墨子·尚同》:“闻善而不善,皆以告其上.”言善和不善也.《韩非子·说林》:“以管子之圣,而隰朋之智.”言管仲和隰朋也.之、而都可以作连词,训为和、和、及,因此二者可以互训通用.《周礼·梓人》:“作其鳞之而.”郑《注》:“之而.颊也.”戴震《考工记补注》:“颊侧上出者日之,下垂者日而,须鬣属.”《说文·之部》:“之,出也.象卿过中,枝茎渐益大.有所之.”颊上之毛如枝茎有所之,这是戴氏释之为颊侧上出者的依据.之而析言之为颊毛和颐毛.浑言之则为胡须.之、而互训,盖以此故.《论语·宪问》:“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阮元《校勘记》:“皇本、高丽本而作之.按《潜夫论·交际篇》‘孔子疾夫言之过其行者’亦作之字.答问云:‘邢叔明疏云:君子言行相顾.若言过其行,谓有言而行不副.君子所耻也.’则邢本亦当和皇同.今注疏本乃后人依朱文公本校改.非邢氏之旧矣.”按阮氏说法.“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之“而”本当作“之”,朱文公本误作“而”,后人以讹传讹.遂至于斯.首先,阮氏谓朱文公误“之”为“而”,臆测之词耳,不可信.其次,阮氏不知之、而可以互训通用.其三,《潜夫论·交际篇》“孔子疾夫言之过其行者”实可作为之、而通用的佐证.

知道了之、而可以互训通用.班固“似云汉之无涯”就可以重新解释了.首先,这里的“之”不作助词“的”.而是作连词“和”、“和”.“似云汉”和“无涯”是并列关系.都是对昆明池的介绍和说明.其次.这里的“之”可以置换为“而”.凡上下两事并举,则以“而”字递承,这就是赋体中常用的表并列关系的“等而等”句式.如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奚惆怅而独悲”、“觉今是而昨非”、“时矫首而遐观”、“鸟倦飞而知还”、“扶孤松而盘桓”、“泉涓涓而始流”、“或植杖而耘耔”、“临清流而赋诗”等等.“似等而等”句式是“等而等”句式的一种.“似”字表比喻或推测,对“而”字前后部分的并列关系并不构成破坏作用.如班固《西都赋》“似无依而洋洋”.其中“似”表推测.“无依”和“洋洋”则是对主人公魂不守舍、怅然若失的心态的描绘.似,“若”也.在赋体中表推测的“似等而等”句式亦以“若等而等”的形式出现.如曹植《七启》:“若将飞而未游,若举翼而中留.”又其《洛神赋》:“竦轻躯以鹤立,若将飞而未翔.”“似”表比喻常用于训释,如《尔雅·释鸟》:“鹘鸠,鹘鹧.”郭《注》云:“似山鹊而小.”“似山鹊”和“小”都是对鹘鸠的描述和说明.虽然“小”对“似山鹊”在整句话的意思上有补充作用,但就“小”和“山鹊”二者关系来讲,并未构成修饰和被修饰的关系,因此“小”和“似山鹊”不属于从属关系.而是并列关系.鉴于以上分析.“似云汉之无涯”实即“似云汉而无涯”.广无崖岸的并非天上的云汉.而是人间的昆明池.

“之”作连词表并列大量出现在先秦.汉以后“之”的这一语 能逐渐为“而”字独立承担.之、而互训通用也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所以在汉代之后的文献中,表并列的“等而等”或“似等而等”的句子大量出现,而“之”作连词表并列则比较罕见.游国恩先生在评价司马相如的辞赋作品时这样说:“由于层层排比,板滞少变,堆砌词藻,读之令人生厌.”对于造成这一弊病的原因,游先生进一步分析说:“司马相如精通文字学,作过字书《凡将篇》.其后扬雄、班固莫不如此.因此在文字上夸奇炫博,就成了这些赋家的习气.”班固《西都赋》“似云汉之无涯”,其中“之”的用法,一方面反映了先秦“之”作连词表并列用法在汉代的孑遗.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班固“夸奇炫博”的创作心理.

云汉无涯考辨论文参考资料:

软考论文范文

结论:云汉无涯考辨为关于本文可作为相关专业云汉无涯考辨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考辩还是考辨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