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略读论文范文资料 与两岸初中语文教材文言文精读和略读篇目适配性对比与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略读范文 科目:发表论文 2024-04-02

《两岸初中语文教材文言文精读和略读篇目适配性对比与》:该文是关于略读论文范文,为你的论文写作提供相关论文资料参考。

摘 要:初中语文教材文言文选文包括精读篇目和略读篇目,精略读篇目需要在“质”上具有内在关联,在“量”上具有合理的组配关系,两者之间才具有适配性,以保证文言知识的合理复现以及文言语感的培养.在“质”和“量”的前提下,还需思考在教材中精略读篇目如何编排才能更好地实现上述目标.本文基于语料库,对两岸六套初中语文教材文言文精读与略读篇目进行定量统计,对比两岸略读篇目编排方式、数量及篇幅的异同,并以强、中、弱三类关联度为标准,对两岸精略读篇目间的关联性进行深入比较.在此基础上,提出文言文精读与略读篇目的改进建议,为教材的合理编写提供参考,同时也为课程标准的落实与完善提供启示.

关键詞:文言文;精读篇目;略读篇目;适配性;初中语文教材;两岸

中图分类号:H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558(2018)01-0011-10

语文教材的选文至关重要,选文恰当与否,反映了对课程标准的执行力度,同时也关系到教学内容与测试.两岸现行初中语文教材文言文选文既包括精读篇目,也包括略读篇目.精读篇目为必讲篇目,略读篇目是对精读篇目的强化与拓展.精略读篇目间需要产生一定的关联和照应,才具有合理的组合搭配关系,我们将这种关系叫做适配性,它是指精略读篇目间所形成的协调配合关系,既有内容上的关联这一内在因素,也有数量、篇幅、编排方式等外部因素.精略读篇目间在内容上需要具有何种关联?关联体现在哪些方面?关联的强弱该如何划分?两者在数量比例上如何分配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篇幅如何搭配才能实现最佳学习效果?在教材编排中,两者以何种形式呈现最为合理?这些都是适配性所要考察的内容.

目前,初中语文教材选文的研究主要在精读篇目上,略读篇目的研究相对较少,主要集中在略读的定位、价值、教学策略等方面(如沈红2007[1],施茂枝2010[2],欧治华2015[3],李斌2013[4]),而精略读篇目间对比,尤其是两岸精略读篇目对比的研究更是少见.如夏惠贤、赵静(2010)[5]从数量上对两岸各一套教材文言文精读和略读篇目进行了对比,但并未涉及精略读篇目间的适配性问题.本文基于语料库,对两岸初中语文教材文言文精略读篇目的适配性进行考察,挖掘两岸在精略读篇目处理上的异同及各自的优势与不足,从中获得启示,力图展现文言文精读与略读篇目的合理组配方式,为教材的合理编写以及课程标准的落实与完善提供启示.

本文选取了两岸六套初中语文教材为考察对象.大陆为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语文教材(以下简称人教版、语文版、北师大版),出版时间在2002至2016年之间.台湾为翰林出版、康轩文教事业、南一书局出版的国文教材{1}(以下简称翰林版、康轩版、南一版),出版时间在民国104至105年之间(公元2015-2016年).这里的文言文,既包括古文,也包括古诗词.

我们采取“由外而内”的方式,先从“量”这一外部显性因素入手,考察略读篇目的编排方式、数量、篇幅,进而深入到“质”这一内部核心要素,考察精略读篇目间的关联度.在“量”和“质”的双重考量下,探讨精略读篇目间的适配性问题.

一、略读篇目编排方式对比

(一)略读篇目呈现方式差异

两岸初中语文教材在略读篇目的呈现方式上存在差异.大陆三套教材主要有两种呈现方式.一种是在目录中标示,具体来看又有两种形式.人教版八、九两个年级以及语文版是在目录中以“*”标示出略读篇目,精略读篇目混编在一起,且略读篇目也有独立的课文编号.北师大版的略读篇目则是呈现在目录的“比较探究”“拓展阅读”“鉴赏评论”中.一种是在课后练习中呈现,人教版、语文版、北师大版分别呈现在课后的“研讨与练习”“思考与练习”“阅读练习·探索”中.目录中呈现的略读篇目,与精读篇目并非一对一的直接匹配关系,针对性相对较弱;课后练习中的文言文与所在精读篇目直接对应,针对性相对较强.

与大陆不同的是,台湾三套教材在目录中均无明确标示的略读篇目,而是在某一课或单元后的某些板块中呈现出来.具体来看,翰林版呈现在“应用练习”中,南一版呈现在“阅读光廊·晨读篇”或“应用练习·阅读测验”中,康轩版呈现在“应用练习·阅读测验”或“应用练习·诗句重组”中.也就是说,台湾教材的略读篇目是与具体的课文相对应的,精略读篇目间呈现出一对一的匹配形式.这方面做得最好的是南一版,在课后的“阅读光廊·晨读篇”中,明确提示出“搭配第X课”.如一上第7课《输租氓评斗牛图》“阅读光廊·晨读篇”,提示“搭配第七课《卖油翁》”,这使得略读篇目有了明确的组配对象,利于教学和自学.

我们的考察目的在于语文教材是否做到了文言知识、文言语感培养的合理复现与链接,不管上述哪种呈现方式,都是实现这一目的的手段,因此将以上述方式呈现的文言文都归入略读篇目中,也都在我们的研究范围内.

(二)分散式编排与集中式编排

比较特别的是,人教版七三个年级在文言文篇目的呈现上存在差别.七年级是分散式呈现,将文言文分布在各个单元中,而每个单元主要以主题或题材为核心串联,既有现代文又有文言文.略读篇目主要与单元主题或题材相匹配,这样,可供选择的范围就很大,古今中外作品皆有可能,因此文言文略读篇目的选取几率就会小很多.以七下第三单元为例,其“单元提示”提到“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曾经出现过许多杰出人物.他们中有叱咤风云的政治家,有决胜千里的军事家,有博学睿智的科学家,还有给人类奉献宝贵的精神食粮的文学艺术家等他们对社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他们的事迹生动感人,广为流传.探寻他们的足迹,学习他们的精神,有利于我们的成长.本单元所选的就是这类题材的课文.”可看出,该单元是以题材为中心串联课文的,其略读篇目选了一中一西两篇与单元题材相契合的现代作品《音乐巨人贝多芬》《福楼拜家的星期天》.

年级是集中式呈现,将文言文篇目汇聚在某两个单元.这种方式不是以主题、题材为线索串联篇目,而是将各种主题、题材、内容,各个时代及作家的作品聚集在一起,目的在于积累文言知识,培养文言语感,了解古人的思想文化.这种方式既便于文言文略读篇目的编排,也是文言知识得以及时复现,文言语感集中培养的有力形式.以八下第五单元“单元提示”为例:“本单元所选的古诗文,题材多样,内容丰富.或写景,或状物,或咏史,或书写人生志趣,或表现亲朋情谊,无不浸透着作者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深刻感悟和深入思考,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和理想人格的追求.学习本单元,要注意在大致读懂课文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体验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了解古人写景、叙事、议论的艺术,体会语言运用的妙处;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增强语感.”提示中明确指出了文言文单元的选文意图和教学目的,将各种题材、内容、文体的作品集中呈现,并非单纯以主题或题材为线索.该单元略读篇目《五柳先生传》《马说》与精读篇目《与朱元思书》《送东阳马生序》《诗词曲五首》在主题、题材、内容、文体、时代等方面均不统一,但都是文言文,教材在此做了集中式处理.

略读论文参考资料:

结论:两岸初中语文教材文言文精读和略读篇目适配性对比与为适合略读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相关本科毕业论文,相关略读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