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王船山论文范文资料 与王船山评诗观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王船山范文 科目:职称论文 2024-03-28

《王船山评诗观》:这是一篇与王船山论文范文相关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资料,为你的论文写作提供参考。

摘 要: 通过解读有关文献并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和文化语境,梳理了王船山的评诗观,其主要内容是:重视“兴、观、群、怨”的辩证统一;提出如何评诗的双重标准;阐明文本读者的互动关系;实现造就君子的价值目标.从中可以学习借鉴其颇具个性的文艺思想.

关键词: 王船山;评诗;统一;标准;关系;目标

孔子对于诗歌功能的评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鸟兽草木之名.”(孔子《论语·阳货》)后人对此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是结合当时的历史文化背景可以看出,孔子认为诗歌的功能主要有三方面:修身、沟通交往和政治.王船山推崇和继承了孔子的“兴观群怨”说,并且推陈出新,提出了许多颇具启发意义的独特见解,发掘他这方面的思想贡献,有助于我们领略他的文艺思想.

一、重视“兴、观、群、怨”的辩证理解

王船山在《诗译》中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第一,何谓“兴、观、群、怨”呢?“诗之泳游以体情,可以兴矣;褒刺以立义,可以观矣;出其情以相示,可以群矣;含其情而不尽于言,可以怨矣.”(《四书训义·论阳货第十七》)在此,“兴”是“泳游以体情”;“观”是“褒刺以立义”;“群”是“出其情以相示”;“怨”是“含其情而不尽于言”.第二,“兴、观、群、怨”既相互联系,又相互促进和相互转化.“兴、观、群、怨,诗尽于是矣,经生家析《鹿鸣》、《嘉鱼》为群,《柏舟》、《小弁》为怨,小人一往之喜怒耳,何足以诗?‘可以’云者,随所‘以’而皆可也.《诗三百篇》而下,唯《十九首》能然.李杜亦仿佛遇之,然其能俾人随触而皆可,亦不数数也.又下或一可焉,或无一可者.故许浑允为恶诗,王僧孺、庚肩吾及宋人皆尔.”(《姜斋诗话笺注》卷二)“等小子学之,其可兴者即其可观,劝善之中而是非著;可群者即其可怨,得之乐则失之哀,失之哀则得之愈乐.等小子学之,可以兴观者即可以群怨,哀乐之外无是非;可以兴观群怨者,即可以事君﹑父.”(《四书训义·论阳货第十七》)其一,王船山认为兴中有观,群里有怨,兴观群怨互为一体,难舍难分.“无端无委,如全匹成熟锦,首末一色,惟此故令读者可以其所感之端委为端委,而兴、观、群、怨生焉.”(《古诗评选》卷五,袁彖《游仙》评)他还认为,“兴、观、群、怨”不但是作者表情达意的基本方法和方式,作品“能俾人随触而皆可”,而且也是读者鉴赏诗歌的基本规律,“随所‘以’而皆‘可’”.

其二,王船山提出以“情”统摄“兴、观、群、怨”.“出于四情之外,以生起四情;遨于四情之中,情无所窒.”(《诗译》)即“兴、观、群、怨”同源于情,又是“情”的客观内容和表现方式.“唯此窅窅摇摇之中有一切真情在内,可兴、可观、可群、可怨,是以有取于诗.”[1]说明了在诗歌的创作或者鉴赏中,人们正是借助兴、观、群、怨四种不同且彼此相互会通的方式,以表达出内心之情感.

其三,“兴、观、群、怨”可以相互转化.例如,“故《关雎》,兴也;康王宴朝,而即为冰鉴.”(《诗译》)此乃“兴而可观”.但是,“‘訏谟定命,远猷辰告’,观也;谢安欣赏,而增其遐心.”(《诗译》)这是“观而可兴”.而且,“怨”和“群” 亦可相互转化,“方在群而不忘夫怨,然而其怨也旁寓而不触,则方怨而固不失其群,于是其群也深植也不昧.夫怨而可以群,群而可以怨.”(《诗广传·大雅》二○)另外,“兴、观、群、怨”相互促进.“于所兴而可观,其兴也深;于所观而可兴,其观也审.以其群者而怨, 怨愈不忘;以其怨者而群,群乃益挚.”(《诗译》)亦即只有当“兴”中蕴含启迪人们现实的思想即“观”,“兴”才深厚;也唯有借助诗中鲜明的形象展示,方能从中获得全新的认识即“观”.同时诗歌还应有“群”——引起情感共鸣和交流,才能“怨愈不忘”.通过对社会讽喻或对个人批评的“怨”,从而增强人们彼此之间的思想和情感上的交流.

其四,“兴、观、群、怨”之中,王船山并非一视同仁,而是主次有别.他着重强调“兴”和“群”,而对“怨”则持“节”.譬如,他说:“诗言志,歌永言,非志即为诗,言即为歌也.或可以兴,或不可以兴,其枢机在此.”(《唐诗评选》卷一)“兴”缘何最重要?这是由王船山的儒者身份所决定的,“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他时刻不忘为人的心灵立法——塑造理想人格和实现道德境界.对于“怨”,王船山主张“哀而不伤,怨而不怒”、“含其情而不尽于言”、“旁寓而不触”、“怨而不失其群”等.例如他在评论《题应圣观》时说:“句带讽刺,俱令人以意得之,可云‘诽而不伤’.”[2]“贞于情者怨而不伤,慕而不暱,诽而不以其矜气,思而不以其私恩也.”(《诗广传》卷一)但是,他对宜家利国之“怨”却持肯定态度.如:“道在安身以卫主,身不安而怨,虽怨利禄之失可矣,道在固好以宜家,好不固而怼,虽怀床第之欢可矣.”(《诗广传》卷一)一方面反映了王船山所继承儒家“中庸之为道”的处事原则以及“中和之为美”的审美原则.例如,子曰:“《关睢》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孔子《论语·八佾》)另一方面也和王船山的政治立场有关,他希望不同阶层的人能和睦、有序地生活在一个社会共同体中,防止“以怨损群”——尤其应避免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之间矛盾的激化.

因而,王船山注重诗歌的礼教作用,强调诗歌应为统治阶级利益服务,他念念不忘宣扬封建“忠孝”——“可以兴观群怨者,即可以事君父——忠孝,善恶之本,而歆于善恶以定其情,子臣之极致也.”(《四书训义》卷二十一)他希望通过“诗教”的“兴观群怨”,人们能够“温柔敦厚”.《礼记·经解》云:“孔子曰,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3]

二、提出如何评诗的双重标准

《在延安文艺座谈上的讲话》认为,“文艺标准有两个标准,一个是政治标准,一个是艺术标准.等这两者的关系是怎么样呢?等任何阶级社会中的任何阶级,总是以政治标准放在第一位,以艺术标准放在第二位的.”[4]其实,王船山老早就提出了类似的评诗的双重标准:政治标准和艺术标准,或者更加通俗地讲,是意识形态(阶级)标准和审美标准.“‘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尽矣,辨汉、魏、唐、宋之雅俗得失以此,读三百篇者必此也.”(《姜斋诗话笺注》)但毛、王在境界上有天壤之别:是基于人民大众的立场,把无产阶级道义论和功利论统一起来;王船山是站在封建统治阶级的立场,以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为旨归.王船山所处的明末清初,“今天下无一伯夷,而奸人不绝世.”[5]因为诗“陶冶性情,别有风旨.”(《诗译》)具体地说,从艺术标准看,诗应“含情而能达,会景而生心,体物而得神.”(《夕堂永日绪论·内编》)“可兴,可观,可群,可怨,是以有取于诗.然因此而诗,则又往往缘景,缘事,缘以往,缘未来,终年苦吟而不能自道.以追光蹑景之笔,写通天尽人之怀,是诗家正法眼藏.”[6]例如,“柳叶开时任好风”、“风正一帆悬”、“君家住何处?妾住在横塘.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等.从政治标准看,诗是用来“言”情和“达”情的.“是故文者,白也,圣人之以自白而白天下也.匿天下之情,则将劝天下以匿情也.”;“上不知下,下怨其上;下不知上,上怒其下.怒以报怨,怨以益怒,始於不相知,而上下之交绝矣.夫诗以言情也,胥天下之情于怨怒之中,而流不可反矣,奚其情哉!且唯其相知也,是以虽怨怒而当其情实.如其不相知也,则怨不知所怨,怒不知所怒,无已而被之以恶名.”(《诗广传》卷一)

王船山论文参考资料:

红船精神论文

俄狄浦斯王论文

读书杂志王念孙

船政文化论文

结论:王船山评诗观为关于本文可作为相关专业王船山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王夫之与王阳明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