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三角函数论文范文资料 与高中数学三角函数教学策略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三角函数范文 科目:专科论文 2024-01-24

《高中数学三角函数教学策略》:这篇三角函数论文范文为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可用于相关写作参考。

三角函数是高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从学生的知识学习来看,学生有三角函数的知识基础,初中阶段学生学习过这部分内容,高中的学习可作为在原有认知基础上的有效延展.本文首先就这部分内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接着就如何进行教学的优化谈几点看法.

一、学生三角函数学习误区

1.学生缺乏对这部分知识学习的重视程度

正因为三角函数这部分内容,学生在初中学习过,所以学生进入高中后,再遇到这部分知识,心理上有轻视,重视程度不够,导致数学思想方法没有能够跟上.笔者在教学中发现,有一部分学生学习了一段时间后,思维还局限于“锐角”狭隘的视角内.

2.头脑中的公式有,但是就是不会运用

学生在学习三角函数时,对于这一章的公式学生往往都能够记住,也就是头脑中有,但是真正做题的时候却茫然失措,找不到突破口,什么原因?笔者认为这是由于学生缺乏对概念本质的理解,公式的内涵、外延的认知度不高,仅仅是记住了公式的形,而没有真正的内化.

3.学习过程中疑点较多,多个概念混为一谈

由于这部分内容错综复杂,所以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容易出现解题的混淆,学生对易错点没有理解透彻,也是造成学习误区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于三角函数学习学生的易错点有如下几个方面:

易错点1学生在运用集合的语言来表示一些终边相同的角时,对于α角如何选比较迷茫.

易错点2学生在表示相同的角的集合时往往会因为角的单位出现了混淆,而导致错误.

易错点3学生遇到的三角函数含有一些字母参数时往往会因为忽略了函数值的符号而导致了错误,如,已知sinα等于-35,求cosα和tanα.学生对于cosα等于?在解决的过程中直接将sin2α+cos2α等于1变形得到cosα等于1-sin2α求解,由于缺乏对α的深入思考,导致cosα到底是正还是负没有进行判断,直接应用公式变形显然是有问题的.

易错点4学生在运用诱导公式解决问题的时候,确定符号存在困难,有一个符号弄错都会导致结果的错误.

易错点5运算能力的缺失,导致相关问题求解出现了错误.

易错点6A、ω、φ对y等于Asin(ωx+φ)的图象变换在记忆和变化的过程中出现了混乱.

二、针对性的策略分析

1.口诀辅助记忆

从三角函数这章节涉及到的知识内容和公式来看,“杂、多”是学生一致性看法,这么多公式,死记硬背肯定没有出路,怎么办?我们教师可以结合知识内容的特点给学生编一些简化口诀,让记忆公式更具有联系性和方法性.

例如,笔者给学生总结的符号口诀为“上正,右余,对角切”,很简洁地记住了直角坐标系中不同位置的角对应的正弦、余弦、正切函数的正负号,符号记住了,后面的诱导公式记忆也就变得简单、准确了.

2.图表巧记性质

记住三角函数的性质是正确应用其解决问题的基础,如何巧记呢?笔者在教学实践中,选择了表格加图象的方法,引导学生从多维表征三角函数,深化记忆.

(1)设置表格(如表1所示)让学生对三角函数性质有全面的把握和记忆.

(2)借助于图象理解性质.如果我们引导学生细致地罗列上面一个表格后,我们不难发现这里面有好多内容,如何巧记呢?笔者在教学中要求学生画出正弦、余弦、正切这三个三角函数的简图,通过图形的形态很直观地可以得到上述表格中的相关性质,有了图形的配合学生的记忆变得更有意义,更为牢固.

3.引入多媒体技术攻克教学难点

对于三角函数教学,函数变换是难点,为什么难?因为学生缺乏足量的感性认识,看不到动态变化的全过程,导致理解上存在障碍,怎么办呢?笔者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首先,运用控制变量法逐个探究三角函数中的单个变量对图象形态的影响.通过直观的教学,学生自主总结出三种基本变换(相位、周期、振幅)的规律.在此基础上,再由一个常量变化向多个常量变化发散思维,观察并总结出对应的结论,先后顺序、独立和非独立等等,最后总结出6种模式,为三角函数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多种可选择的渠道.不仅如此,如果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遇到了复杂问题,也会将学习过程中的这种数学方法迁移过去,促进问题的顺利解决.

4.变式训练,促进内化

为了减少学生解决问题时的误区,变式训练不失为一个好的途径.变式训练不是刷题,不是题海战术,而是在学生思维存在困难之处,通过变式的形式帮助学生深化理解,实现解题方法和问题解决的有效衔接.

例如,求(1)sin1110°,(2)sin1290°,同时想一想两者之间是否存在着一定的联系.

对于上面两个三角函数,学生能够解决到如下地步:

(1)sin1110°等于sin(30°+3×360°)等于sin30°等于12;

(2)sin1290°等于sin(210°+3×360°)等于sin210°.

如何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这两者之间存在联系呢?笔者进行了变式化的追问,促进学生的思维有序发展.

变式1210°用30°如何表示?

变式2210°角和30°角的终边有怎样的关系?

变式3210°角和30°角的终边交单位圆于两点A1、A2,请分析这两点有着怎样的关系?设A1(x,y),求A2的坐标.

学生通过这4个变式的思考,对问题的研究逐渐深入,最后也很自然地得到了sin30°和sin210°互为相反数的结论,对于原问题sin1110°,sin1290°之间的关系也就自然找到了.再由此发散出去,对于任意角α呢?sinα和sin(180°+α)有着怎样的关系呢?迁移、类比、推理就很自然地向前推进,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从特殊到一般推得诱导公式,有足够的情感体验,记忆更为深刻、有效.

三角函数论文参考资料:

结论:高中数学三角函数教学策略为关于本文可作为相关专业三角函数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三角函数公式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

和你相关的